[发明专利]一种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6940.1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9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胡江涛;张明星;吴国忠;高乾宏;许璐;邢哲;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6M14/34 | 分类号: | D06M14/34;D06M16/00;C08F283/04;C08F220/34;C08F8/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余化鹏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①对纤维、醇溶剂和DMAEMA的混合物进行辐照接枝,抽提,干燥,得接枝产物;②择一进行:I:将接枝产物、卤化烃和有机溶剂混合反应,反应后洗涤、干燥,得产物I;II:在室温和无氧条件下,将所述接枝产物和卤化氢水溶液混合反应,反应后洗涤、干燥,得产物II;③将“产物I或产物II”和高锰酸钾水溶液混合反应,反应后洗涤、干燥即得。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用性广,可在较低剂量下进行共辐照接枝反应,最大程度的减小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原料易得,成本较低;所得产物具有广普抗菌效果、耐久性好、优异耐洗性和低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在注重服装的美观、舒适的同时,对其卫生保健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出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品是使人们免受或少受细菌侵害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纺织品的抗菌剂主要分为无机和有机抗菌剂两种类型。无机抗菌整理剂是由抗菌成分及抗菌剂载体组成,按照抗菌成分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载体结合金属离子型无机抗菌剂,第二类是氧化物催化型无机抗菌剂,第三类是复合型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具有安全性、耐热性、耐久性及持续性好等优点,其不足之处是价格昂贵,且部分抗菌剂存在重金属毒性问题。有机抗菌剂是目前织物用抗菌剂的主体,其杀菌速度快、抗菌效能高、效果持久、来源丰富、种类多;但部分有机抗菌剂毒性较大,会产生微生物耐药性,耐热性也比较差,在环境中易于析出。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抗菌纺织品,如内衣、外衣、特种运动服、床上用品、居家装饰面料、医用纺织品、食品加工和制药工作服、包装材料等。但要获得具有高品质抗菌纺织品,就必须采用新的制备工艺和高品质的抗菌整理剂。在现有种类繁多制备工艺和的抗菌剂中,各种抗菌工艺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例如,对于负载银纳米颗粒的改性纤维而言,该产品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包覆、混纺等手段将银纳米颗粒负载在纤维上,所得改性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但该改性纤维还存在下述缺陷:例如银纳米颗粒易脱落、不耐洗涤,纳米银颗粒本身具有毒性,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且银本身属于贵金属,生产成本颇高。该些问题亟待积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负载银纳米颗粒的改性纤维存在银纳米颗粒易脱落、不耐洗涤、纳米银本身具有毒性,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且生产成本颇高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辐射接枝及化学修饰的方法将高锰酸根包覆到纤维表面,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用性广,可在较低剂量下进行共辐照接枝反应,最大程度的减小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原料易得,成本较低;所制备的纤维材料具有广普抗菌效果、耐久性好、优异耐洗性和低毒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1)在室温和无氧条件下,对纤维、醇溶剂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的混合物进行辐照接枝,然后抽提,干燥,得接枝产物;
(2)按下述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
方式I包括下述步骤:在室温和无氧条件下,将所述接枝产物、卤化烃和有机溶剂混合反应,反应后洗涤、干燥,得季胺化纤维产物I;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能够溶解所述接枝产物和所述卤化烃、且沸点高于所述混合反应的温度的溶剂;
方式II包括下述步骤:在室温和无氧条件下,将所述接枝产物和卤化氢水溶液混合反应,反应后洗涤、干燥,得季胺化纤维产物II;
(3)将“所述季胺化纤维产物I或所述季胺化纤维产物II”和高锰酸钾水溶液混合反应,反应后洗涤、干燥得抗菌性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69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防羽面料浆纱浆料及浆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