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反射液晶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7533.9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7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游明璋;叶政谚;苏振豪;刘育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反射 液晶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反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及第二基板、第一及第二扫描线、第一及第二数据线、液晶层、及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像素结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像素结构分别与第一、第二扫描线中的一个及第一、第二数据线中的一个电性连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像素结构分别包括:主动组件及与主动组件电性连接的反射像素电极,且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像素结构的反射面积比是1:2:4:8与2:1:4:8其中之一。第一及第二像素结构共同电性连接至第二数据线,第三及第四像素结构共同电性连接至第一数据线。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本申请可用来显示16种灰阶,以达成良好视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且特别涉及一种全反射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纸(E-paper)与电子书(E-book)正蓬勃发展。电子纸与电子书通常是采用反射式显示设备来显示画面,其中所使用的显示介质包括液晶、电泳显示介质、电致变色显色介质、电解析出显示介质等,其中具有液晶的全反射液晶显示器备受关注。一般而言,若只进行文字显示,则黑白两灰阶应已足够,但若需要显示具层次感的图片,则黑白两灰阶并不足够。目前,全反射液晶显示器仍存有灰阶数不足而不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问题,因此如何扩展灰阶数实为研发者所欲达成的目标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反射液晶显示面板,其可用来显示16种灰阶,以达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反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其中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基板、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第一像素结构、第二像素结构、第三像素结构、第四像素结构、第二基板、及液晶层。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第一数据线以及第二数据线配置在第一基板上。第一像素结构、第二像素结构、第三像素结构及第四像素结构分别与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中的一个及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中的一个电性连接,其中第一像素结构、第二像素结构、第三像素结构及第四像素结构分别包括:主动组件、以及与主动组件电性连接的反射像素电极,且第一像素结构、第二像素结构、第三像素结构、及第四像素结构的反射面积比是1:2:4:8与2:1:4:8其中之一。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对向。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第一像素结构及第二像素结构共同电性连接至第二数据线,而第三像素结构及第四像素结构共同电性连接至第一数据线。
基于上述,通过每一像素单元包括反射面积比为1:2:4:8与2:1:4:8其中之一的第一像素结构、第二像素结构、第三像素结构、及第四像素结构,且第一像素结构及第二像素结构共同电性连接至第二数据线,第三像素结构及第四像素结构共同电性连接至第一数据线,本发明的全反射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新颖的架构,并且能够显示出16种灰阶以达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全反射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全反射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全反射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全反射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共享电极层的上视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全反射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10’、20、30、40:全反射液晶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75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