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隧道弧形支架一体化加工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2458.7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9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秦岭;贲飞;孙浩;钱浓林;朱炯;张刚强;濮焱;俞来意;蔡翊清;蒋晓冬;李鑫;丁玎;洪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卓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28/32;B21D43/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通孔 弯曲圆弧 支架 弧形支架 弧形纵向 小型液压 冲孔机 一体化加工 测量定位 成型工艺 电缆隧道 操控 冲孔 同步成型 圆心位置 圆周移动 支架定位 纵向支架 开孔 属机 加工 | ||
一种电缆隧道弧形支架一体化加工成型工艺,属机加领域。其先将纵向支架进行弯曲,确定弯曲圆弧的圆心位置;沿弯曲圆弧半径方向,按需加工固定通孔总数量的1/3,设置对应数量的小型液压冲孔机,将弧形纵向支架定位固定在弯曲圆弧所在的圆周上,从弧形纵向支架一端起进行测量定位,然后同时操控所述的小型液压冲孔机进行冲孔,形成第一组固定通孔;将弧形纵向支架沿弯曲圆弧所在的圆周移动过1/3个支架的整体长度后,支架再次固定;再次进行测量定位,然后操控固定通孔的小型液压冲孔机第二次冲孔,形成第二组固定通孔;如此循环,采用“先弯曲、后开孔”模式,一次多孔同步成型的加工工艺,完成在弧形支架上加工出多个固定通孔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弧形电缆隧道支架的加工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地铁交通系统或越江隧道工程的越来越普及,地下隧道施工技术日益普及。
在地下隧道施工过程中,在隧道两侧多同步设置各种电缆通道。
在电缆通道中普遍设置有多个纵向支架,在纵向支架上再设置各种横向托臂,用于承载各种动力或控制电缆,这些纵向支架普遍采用弧形纵向支架结构,以便充分利用空间。
为了固定横向托臂,在纵向支架上需要打数量不等的固定通孔,以便穿过固定螺栓,将横向托臂固定在纵向支架上。
为了减少现场制作和加工工作量,纵向支架上的固定通孔多在加工厂即预先钻好,这样纵向支架被运至施工现场后,只需要与紧固螺丝、横向托臂组合安装后,即可完成现场安装工作。
常规的弧形纵向支架制作工艺,是先在处于原始直线型材状态的纵向支架上,按照预定的间距,采用钻床或冲床打孔,形成所需要的固定通孔,然后再对处于原始直线型材状态(简称为直材)的纵向支架进行整体弯曲,最后达到需要的弧度,生产出设计符合要求的弧形纵向支架。
上述加工工艺过程中,由于是在纵向支架的直材状态下进行钻孔或冲孔加工,再将纵向支架进行整体弯曲,则弯曲加工工艺完成后,各个固定通孔的孔型和固定通孔之间的孔间距会发生变化,给现场组装工作带来困难。
同时,由于纵向支架直材的钻孔或冲孔加工需要分多次进行,每次纵向支架直材在钻床或冲床上的移动,均会产生一定的测量误差,由于一根纵向支架上会有几十个固定通孔,则累计加工后的测量误差较大。
上述的现有加工工艺存在较多的不足,一是直材在钻孔或冲孔加工过程中需要移位的次数多,费时费力,二是固定通孔的定位偏差(或称测量误差)累计较大,直接影响到弧形纵向支架的制作质量和加工精度;同时,由于弯曲加工过程中开孔处存在局部变形,造成型材的局部增厚,带来固定通孔的孔型变化,也给现场组装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现场组装施工进度,对整体工程的进度造成严重影响。
如何在现有机加工设备的条件下,减少在钻孔或冲孔加工过程中直材上多个固定通孔的定位偏差和累计误差,提高加工效率,减少弯曲加工工艺对固定通孔孔型的影响,提高弧形纵向支架的制作质量和加工精度,降低加工成本,缩短加工周期,提高加工工作效率,是实际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电缆隧道弧形支架一体化加工成型工艺,其在已知纵向支架的直材长度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弯曲工艺对孔间距和孔型变化的影响,采用一体化加工成型工艺进行预制加工,在钻孔或冲孔加工过程中纵向支架的位移次数少,确保了弯曲状态下纵向支架上各个固定通孔的定位精度,定位偏差和累计误差极小,可有效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缆隧道弧形支架一体化加工成型工艺,包括采用钻孔或冲孔,在纵向支架上开孔,形成多个固定通孔,其特征是:
首先对直材状态下的纵向支架型材进行弯曲,使其达到符合设计需要的弯曲弧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卓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卓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2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氧化氮转换为一氧化氮的转换装置
- 下一篇:操作包裹装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