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5852.8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0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响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响红 |
主分类号: | F02B33/02 | 分类号: | F02B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32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发动机 通气口 氧气 火花塞 助燃 并排安装 快速膨胀 压缩气体 活塞 曲轴 挡气板 进气门 排气门 省油 冲击力 压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燃油的发动机,两个气缸的发动机。本发明由A气缸、B气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火花塞、排气门、气缸通气口、气缸挡气板构成,将A气缸、B气缸并排安装一起,它们两个连接处有气缸通气口,本发明设制A气缸、B气缸两个气缸,B气缸主要用于往A气缸内压缩气体氧气,氧气可助燃产生更高温度,压缩进的其余气体遇高温也快速膨胀,产生冲击力,本发明与一般发动机相比更省油,力更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燃油的发动机,两个气缸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上面的发动机,在车辆行驶加大油门时,由于燃烧室氧气不够,燃油气体不能充分燃烧,燃油不能最大利用,排出废油烟气也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个气缸的发动机,一个气缸只往另一个气缸压缩气体,燃烧做功主要只在一个气缸完成,由于燃烧室增加了很多气体氧气,燃烧起来冲击力更大,与一般发动机相比,使用相同油量,力量却大了许多。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由A气缸、B气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火花塞、排气门、气缸通气口、气缸挡气板构成,其中所述的A气缸标注为A,用于容纳气体然油燃烧主要在这个气缸,所述的B气缸标注为B,主要用于往A气缸内压缩气体,所述的活塞标注为C,用于在A气缸、B气缸内上下做活塞运动,所述的连杆标注为D,用于连接活塞与曲轴,所述的曲轴标注为E,用于转动使活塞会同时到达它们的上止点与下止点,当曲轴转动时A气缸与B气缸内的活塞会同时到达它们的上止点与下止点,所述的进气门标注为A1,用于往气缸内进伴有燃油的混合气体,所述的火花塞标注为A2,用于发出电火花点燃所压缩的可燃混合气,所述的排气门标注为A3,用于向气缸外排除燃烧过的高温废气,所述的气缸通气口标注为A4,用于A气缸、B气缸内的气体流通,所述的气缸挡气板标注为A5,气缸挡气板上面连接弹簧安装在A气缸内钢轴上面,气缸挡气板可在钢轴上面左右滑动,用于可燃混合气在A气缸内燃烧时,气缸挡气板在钢轴上面向气缸通气口滑动,阻挡通往B气缸内的气体,A气缸内高气压消失时弹簧把气缸挡气板拉回至原来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气缸,B气缸,C活塞,D连杆、E曲轴、A1进气门、A2火花塞、A3排气门、A4气缸通气口、A5气缸挡气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如图所示,本发明由A气缸、B气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火花塞、排气门、气缸通气口、气缸挡气板构成,将A气缸、B气缸并排安装一起,它们两个连接处有气缸通气口,气缸挡气板安装在A气缸内气缸通气口处,A气缸、B气缸内的活塞大小相等,B气缸内的连杆比A气缸的连杆长,B气缸下方的曲轴比A气缸的曲轴大,两个曲轴在一条轴上转动时同时转动,使用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A气缸、B气缸内由曲轴转动连杆拉动活塞,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的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度,在真空吸力作用下,把汽油与空气混合形成的可燃混合气吸入A气缸、B气缸内,进气过程一直延续到活塞过来下止点进气门关闭为止,这时进气门、排气门全部关闭,A气缸、B气缸的活塞开始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压缩可燃混合气体,当活塞接近各自的上止点时,B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体已全部通过气缸通气口压缩到A气缸内,这时装在A气缸上面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A气缸内压缩的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体在A气缸内快速燃烧膨胀,气缸挡气板在钢轴上面向气缸通气口滑动,阻挡通往B气缸内的气体,A气缸内膨胀燃烧的气体推动活塞快速向下止点移动,通过连杆曲轴对外作功,当活塞快到达下止点时,排气门开启,这时A气缸、B气缸内的燃烧过的废气自由排出气缸,A气缸、B气缸内的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强制排除缸内废气。本发明设制A气缸、B气缸两个气缸,B气缸主要用于往A气缸内压缩气体氧气,氧气可助燃产生更高温度,压缩进的其余气体遇高温也快速膨胀,产生冲击力,本发明与一般发动机相比更省油,力更大。该发明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响红,未经张响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58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谐振进气系统及谐振进气方法
- 下一篇: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