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DDS数字内核与数模转换器的电路接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1645.5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8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苏小波;于宗光;张涛;季惠才;杨霄垒;张甘英;邹家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专利服务中心 32002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dds 数字 内核 数模转换器 电路 接口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DDS数字内核与数模转换器的电路接口系统,其包括DDS内核以及DAC内核;还包括内核接口电路,内核接口电路包括第一数据控制级、第二数据控制级以及第三数据控制级;第一数据控制级接收DDS内核产生的四路并行数据以及DDS内核产生的第一内核时钟;第二数据控制级,将四路并行数据分为两组相位相差180°的数据,并传输至第三数据控制级内,第三数据控制级接收第二数据控制级传输的两组相位相差180°的数据后,在四路相差90°相位的分频电路时钟作用下,将四路并行数据按90°相位差依次传输至DAC内核内。本发明结构紧凑,保证由DDS内核产生的四路高速并行数据能够按序传输至数模转换器,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接口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DDS数字内核与数模转换器的电路接口系统,属于微电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芯片是一种高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其内部集成了DDS数字内核电路和数模转换器电路,由DDS内核产生数字信号,经由数模转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输出。对于高速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电路,为了减轻数字处理电路的压力,常采用多路并行数据架构,即由DDS数字内核运算产生多路并行数据,输入至数模转换器经译码等处理后再合成为一路数据,驱动数模转换器的开关电路输出模拟信号。
目前,主流的架构包括单路、双路以及四路等并行架构,例如对于一款4GSPS输入率的DDS电路,采用四路并行架构,由DDS数字内核运算产生四路1GSPS的并行数据输入至数模转换器电路,经数模转换器电路译码处理后再合成为一路4GSPS输入率的数据,驱动数模转器开关电路输出相应的模拟信号,这样DDS数字内核和数模转换器译码器等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要求由4GSPS降低至1GSPS输入率,降低了设计难度,并能实现更高速度的DDS芯片。
采用上述多路并行数据架构的DDS芯片难点之一就是DDS数字内核与数模转换器电路的数据接口问题,与单路数据相比,多路并行数据需要将多路高速并行数据按次序输入至数模转换器中,如果接口系统设计不好容易出现数据次序混乱,从而影响后面的多路数据合成,产生输出信号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DDS数字内核与数模转换器的电路接口系统,其结构紧凑,保证由DDS内核产生的四路高速并行数据能够按序传输至数模转换器,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用于DDS数字内核与数模转换器的电路接口系统,包括DDS内核以及DAC内核;还包括用于连接DDS内核与DAC内核连接的内核接口电路,所述内核接口电路包括第一数据控制级、第二数据控制级以及第三数据控制级,第一数据控制级与DDS内核连接,第一数据控制级通过第二数据控制级与第三数据控制级连接,第三数据控制级与DAC内核连接;
第一数据控制级接收DDS内核产生的四路并行数据以及DDS内核产生的第一内核时钟,以在第一内核时钟作用下,消除四路并行数据间的延迟后,将所述四路并行数据传输至第二数据控制级;
第二数据控制级接收第一数据控制级传输的四路并行数据后,在DDS内核产生的第一内核时钟以及第二内核时钟作用下,将四路并行数据分为两组相位相差180°的数据,并传输至第三数据控制级内,其中,第一内核时钟、第二内核时钟为相位相差180°的两相时钟;
第三数据控制级接收第二数据控制级传输的两组相位相差180°的数据后,在四路相差90°相位的分频电路时钟作用下,将四路并行数据按90°相位差依次传输至DAC内核内。
所述第一数据控制级包括第一级第一数据寄存器、第一级第二数据寄存器、第一级第三数据寄存器以及第一级第四数据寄存器,第一级第一数据寄存器的输入端接收DDS内核产生的第一路数据,第一级第二数据寄存器的输入端接收DDS内核产生的第二路数据,第一级第三数据寄存器的输入端接收DDS内核产生的第三路数据,第一级第四数据寄存器的输入端接收DDS内核产生的第四路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1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