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大开度疏散门及司机室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7849.1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0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马伊磊;孙礼超;屈海洋;徐平;王中旭;厚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9/02 | 分类号: | B61D1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开度 疏散 门扇 疏散门 密封框架 密封头罩 司机室 凹形导水槽 轨道车辆 车体骨架 铰链组件 开门机构 可视区域 密封胶条 四周边缘 向上翻起 支撑组件 装置结构 密闭性 能力强 通透性 外密封 车体 胶条 内周 贴合 视野 保证 | ||
1.一种轨道车辆大开度疏散门装置,包括固定在车体前端的密封头罩(13)和曲面结构的大开度疏散门扇(5),所述密封头罩(13)内周的车体上设有密封框架(4),所述大开度疏散门扇(5)上部设有可视区域(11)和开门机构(6),所述大开度疏散门扇(5)上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C形铰链组件(1;12),所述大开度疏散门扇(5)可以相对于车体骨架向上翻起;所述大开度疏散门扇(5)的两侧分别通过支撑组件(2;10)与密封框架(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开度疏散门扇(5)的宽度为1900~2500mm,所述可视区域(11)的宽度为1500~1750mm;所述密封头罩(13)内部的左侧、右侧和上部均设有凹形导水槽(21),所述大开度疏散门扇(5)背面的四周边缘设有内、外两圈密封胶条(23;22),所述内密封胶条(23)可以与密封框架(4)底部贴合在一起,所述外密封胶条(22)可以与凹形导水槽(21)底部贴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大开度疏散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胶条(22)贴合在凹形导水槽(21)底部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大开度疏散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铰链组件(1;12)包括C形杆(24),所述C形杆(24)的一端通过铰链(30)连接有携门架(27),所述C形杆(24)的另一端设有车体连接板(29),所述车体连接板(29)上设有横向调节腰形孔(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大开度疏散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携门架(27)包括一块底板(272),所述底板(272)的背面设有两块沿铰链(30)转轴方向对称分布的夹板(271);所述底板(272)设有垂向调节腰形孔(25),所述夹板(271)上设有纵向调节腰形孔(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大开度疏散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10)为空气弹簧组件、液压组件和电动组件的一种,所述支撑组件(2;10)与曲面密封框架(4)连接的一端为可多向随动的球关节,所述支撑组件(2;12)与大开度疏散门扇(5)连接的一端为轴关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大开度疏散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区域(11)主要由玻璃构成,所述可视区域(11)正面设有雨刮器(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大开度疏散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开度疏散门扇(5)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门锁组件(3)和右门锁组件(9);所述大开度疏散门扇(5)正面两侧均设有前照灯(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大开度疏散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开度疏散门扇(5)由镁铝合金骨架和高强度碳纤维整体成型构成。
9.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大开度疏散门装置的轨道车辆司机室,包括司机台(18)和设备柜(16),所述司机室与客室(14)之间设有通道门(15),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台(18)和设备柜(16)设置在司机室内沿车辆行进方向的同一侧,所述司机室另一侧的前端设有疏散坡道(19),所述通道门(15)与疏散坡道(19)位于司机室同一侧,所述通道门(15)与疏散坡道(19)之间为疏散通道(1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前端设有紧急疏散灯(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78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