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7436.3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4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智;马国庆;易鑫;皇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特力液压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 |
代理公司: | 11283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翔;李雪 |
地址: | 415106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缸缸体 排油活塞 排油装置 内侧壁面 动力腔 排油腔 隔断 机械工程领域 开口移动 生产效率 侧壁面 端开口 缸体腔 切削油 附着 油体 生产成本 推动力 残留 分割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排油装置,该排油装置包括排油活塞(30),该排油活塞(30)能够插入到油缸缸体(10)中并沿所述油缸缸体(10)的内侧壁面(11)移动,所述排油活塞(30)具有能够将所述油缸缸体(10)的缸体腔分割成动力腔(12)和一端开口的排油腔(13)的隔断部(31),从而利用动力腔(12)的推动力使隔断部(31)沿内侧壁面(11)朝向排油腔(13)的开口移动而将附着在内侧壁面11上的切削油推出,从而迅速可靠地将残留油体从油缸缸体(10)排除,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排油装置。
背景技术
油缸作为机械工程领域常用的驱动单元,大量地使用在各行各业,具有极大的需求量。作为加工油缸的重要工艺之一的刮滚加工,由于需要加工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切削油,这些切削油容易残留在缸筒内壁中造成切削油的浪费。
通常一根3米油缸的缸体在加工后会附着有50克左右切削油,4米、6米、10米油缸的附着量更大。如能对残留切削油进行回收再利用,能够节约成本。例如以11元/500克市场价计算切削油,仅以月均生产2000根3米油缸计算就能够节约2000元以上的成本。在规模化生产的现代化工厂中,如何对残留切削油进行回收再利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现有技术中会将加工后的缸体放置到倾斜的托架上,利用重力使残留在油缸内壁的切削油缓缓滴出,集中到油盘中进行回收再利用。但是,该过程缓慢,通常需要2-12小时,而且根本无法有效地保证切削油可靠地排除。另外,进行该回收过程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占有较大场地,根本无法有效地满足规模化快速生产的需要,不但使生产周期变长,而且容易污染车间场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油装置,该排油装置能够将残留在油缸的缸体内的残留油体迅速可靠地排除,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油装置,该排油装置包括排油活塞,该排油活塞能够插入到油缸缸体中并沿所述油缸缸体的内侧壁面移动,所述排油活塞具有能够将所述油缸缸体的缸体腔分割成动力腔和一端开口的排油腔的隔断部。
优选地,该排油装置还包括排油封气盖,该排油封气盖包括封气盖主体部和进气部,该封气盖主体部的一侧能够抵接到所述油缸缸体的一端端面上以封闭所述动力腔,所述进气部具有能够与外部气源连接的进气口和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以向所述动力腔内供气的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气盖主体部包括形状与所述油缸缸体的外轮廓配合的第一阶梯部和形状与所述油缸缸体的内轮廓配合的第二阶梯部,该第二阶梯部能够插入到所述动力腔中并与所述内侧壁面贴合,所述第二阶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密封圈的至少一个密封槽。
优选地,所述密封槽能够为靠近所述第一阶梯部的一个密封槽,或远离所述第一阶梯部的两个密封槽;所述密封圈具有弯折部以能够使所述密封圈的一部分容纳在一个密封槽中,另一部分容纳在另一个密封槽中,该弯折部与所述密封槽形成有引导角。
优选地,所述进气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口的气阀、能够控制该气阀开闭的阀门扳手和用于连接所述外部气源的进气嘴;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阶梯部的外周面,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阶梯部的中央部,连通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的进气通道贯穿在所述第一阶梯部中。
优选地,所述排油封气盖还包括抵接缓冲部,该抵接缓冲部设置在所述封气盖主体部的另一侧上。
优选地,所述排油活塞还包括密封部,该密封部包括用于容纳前密封圈的前侧密封槽和用于容纳减速密封圈的后侧密封槽。
优选地,该密封部为与所述内侧壁面配合的筒体,并从所述隔断部向所述动力腔延伸,所述筒体上开设有平衡孔部。
优选地,所述减速密封圈的预定压缩量大于所述前密封圈的预定压缩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特力液压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特力液压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74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寻找中心的致动器
- 下一篇:使用活塞鼻部中孔尺寸来控制液压张紧器调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