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粘结漏钢的连铸保护渣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7741.4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3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通宇冶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11 | 分类号: | B22D11/111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朱广存 |
地址: | 4745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粘结 保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粘结漏钢的连铸保护渣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降低粘结漏钢的连铸保护渣的化学成分为:SiO2:32.5‑35.5%,CaO:29.5‑31.5%,MgO:1.5‑3.0%,Al2O3:2.2‑3.0%,Fe2O3:0.5‑1.5%,Na2O:11.0‑13.0%,F‑:10.0‑12.0%,C固:3.0‑4.0%,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二元碱度:0.87‑0.93,熔点:1050‑1070℃,1300℃下粘度为0.115‑0.135 Pa.S。该保护渣在实际应用中,结晶器内火焰均匀,铺展性较好,无结团结块现象,液渣稳定,润滑充分,可使粘结漏钢率从原来的10‑20%降低到5%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铸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低粘结漏钢的连铸保护渣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连铸过程中,高温钢液首先通过长水口从钢包流入中间包,再通过浸入式水口从中间包流入结晶器。在结晶器内,由于钢液与结晶器铜板的传热,钢液凝固成一定厚度的坯壳,然后在结晶器振动和拉坯作用下,这个坯壳能连续的被拉出结晶器,进入二冷区;如果液面波动过大或保护渣流入不均匀等导致坯壳与结晶器之间润滑变差,就会发生粘结现象。特别是在高拉速板坯连铸、宽厚板连铸和薄板坯连铸中,由于初生坯壳生长均匀性和保护渣流入稳定性显著下降,坯壳很容易与结晶器铜板发生粘结。在坯壳发生粘结后,若没有及时的采取消除措施,那么在结晶器振动和拉坯作用下,坯壳会不断地被撕裂和重新凝固,导致裂口连续向下移动,当到达结晶器出口时就出现了漏钢,这就是粘结漏钢,是连铸过程中主要漏钢形式。
粘结漏钢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保护渣、钢水条件、浇注操作、设备因素等。保护渣在结晶器中熔化不好,在结晶器壁上侧形成渣条使液渣不足,阻碍或减少了熔融状态的保护渣,结晶器中钢液面出现较大波动时,也会出现弯月面处的熔渣层断层,造成结晶器与坯壳之间渣膜断裂,润滑不好;钢水净度不高时,如保护渣吸收了大量的A12O3等脱氧产物或耐材后,会使其粘度上升,保护渣耗量降低,造成液渣流入不足等,从而影响保护渣的润滑效果;当保护渣不能在结晶器璧上形成渣膜,润滑状况恶化,结晶器壁上凝固的坯壳受摩擦力被撕开,被裂口中补充的钢液凝固、愈合,然后又被撕开,如此反复下去,这个薄弱坯壳处出结晶器后,由于承受不了钢水的静压力发生粘结漏钢。因此连铸保护渣是影响漏钢的主要因素,而漏钢严重影响了连铸生产的顺行,而且会损坏连铸机设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对保护渣进行改良,进而降低粘结漏钢具有中的意义。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201555.7公开了一种防粘结漏钢连铸保护渣,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Al2O3:2%~8%,F:2%~7%,Na2O:4%~8%,Li2O:<4%,B2O3:2%~15%,C: 0.7%~3%,原料带入的杂质:<3%,其余为CaO和SiO2,其中 CaO/SiO2(重量比)为0.5~0.8。该保护渣的性能如下: 凝固温度<980℃,在1300℃的粘度为0.2~0.5Pa.s,凝固过程不析出晶体。该保护渣粘度偏大,影响熔渣的流动性,保护渣粘接几率比较大,从而致使漏钢的几率比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通宇冶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通宇冶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77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铬系合金水平连铸工艺
- 下一篇:一种铜型材的连续浇铸切割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