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识别车轮密集剥离麻面故障的自动化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2171.X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5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唐德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唐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M13/045 |
代理公司: | 长沙明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2 | 代理人: | 徐新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麻面 剥离 自动化 诊断 冲击监测 使用寿命 相邻部件 损伤 报警 维修 | ||
一种识别车轮密集剥离麻面故障的自动化诊断方法,实现在车轮运行中对密集剥离麻面故障的冲击监测、报警、提请适时维修,及时防止密集剥离麻面故障继续扩展,不仅防止了车轮因此导致的事故,也通过及时消除损伤、防止快速扩展而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并防止了对相邻部件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车辆故障诊断、安全保护与可靠性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识别车轮密集剥离麻面故障的自动化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机车车辆向高速化、重载化方向的发展,剥离现象已成为车轮踏面故障的主要形式之一。经典的故障通常发生在车轮踏面的局部,然而,由于设计时对其它方面的权衡(如降低对钢轨的损伤)以及材料缺陷和设计缺陷,踏面故障的表现形式也变得复杂起来,不再局限于发生在踏面局部,密集剥离甚至整圈剥离、麻面故障大量出现。
经典的踏面故障,踏面总是首先出现一处缺陷故障点,在车轮运转过程中踏面每转动一圈只与钢轨产生一次冲击。假如转速跟踪采样技术设定车轮每转动一圈采集400个采样点,则时域、频域呈现出的故障特征为:时域每隔400个点产生一次冲击,频域的踏面各阶幅值逐阶递减,如附图1所示。然而对于踏面密集剥离麻面故障,在车轮运转过程中每个剥离点均会激发出冲击信号,其冲击强度及相位与剥离点的大小和位置相关。因此,在踏面转动一圈的400个采样点中存在大量冲击脉冲,时域的周期性远不及经典故障明显,频域上故障高阶也是无规律分布,其最高谱线的分布与几个大剥离点的相对位置有关,如附图2所示。这使得踏面故障的在线监测面临新的挑战。
在在线故障监测领域,我国的基于广义共振/共振解调故障诊断技术居于国际前列。踏面在线自动化诊断报警过程中,通常的做法是在识别出车轮踏面出现故障后,通过共振解调谱低频段的某些故障特征谱计算出冲击强度,并换算出故障级差,即诊断dB值。因此在面对经典的踏面局部剥离、擦伤等故障时,应用效果较好,也得到了应用方的肯定。但在面对整圈缺陷故障时,则往往出现漏诊。
目前对于踏面的整圈缺陷故障,主要依靠人工目测检查,还没有一种成熟的、有效的在线技术实现工程化应用。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识别车轮密集剥离麻面故障的自动化诊断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识别车轮密集剥离麻面故障的自动化诊断方法。本发明基于现有的应用广义共振/共振解调技术的轴承故障检测装置,检测机车车辆运转过程中所输出的包含踏面故障冲击的信息,并通过转速跟踪采样技术获取包含踏面故障冲击信息的样本,针对踏面进行是否存在密集剥离麻面故障的深层次诊断。
频谱分析理论指出:
1、如果踏面只存在一个缺陷故障点,则在机车运行过程中踏面每转动一圈只与钢轨产生一次冲击。例如转速跟踪采样技术设定车轮每转动一圈采集400个采样点,则时域、频域呈现出的故障特征为:时域每隔400个点产生一次冲击,频域的踏面各阶频谱的幅值逐阶递减;
2、如果踏面存在两个缺陷故障点,则在机车运行过程中踏面每转动一圈会与钢轨产生两次冲击。即转速跟踪捡测的时域数据每400个采样点会存在两个冲击脉冲,而频域的踏面各阶幅值则呈现无规则递减现象,幅度最高的谱与两次冲击的相位有关。若两次冲击相位相差180度,则2阶谱幅值最高。若两次冲击相位相差120度,则3阶谱幅值最高;
3、如果踏面存在K个缺陷故障点(即整圈密集剥离、麻面或裂纹等内部缺陷),则踏面每转动一圈会与钢轨产生K次冲击。即时域数据每400个采样点会存在K个冲击脉冲,此时频域的踏面高阶较多,但分布不规则,其分布规律与各剥离点产生的冲击相位密切相关。
此外,通过已有案例的共振解调监测数据同样可以发现:踏面密集剥离故障的高阶均呈现出不规则分布的现象,这与经典的、踏面首先出现单个故障的监测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唐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唐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21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