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玫果风味甜角酱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0857.5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0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彩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陵县玉竹协会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33/10;A23L33/105;A23L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玫果 风味 甜角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以刺玫果、甜角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制得的一种刺玫果风味甜角酱。
背景技术
刺玫果,小灌木,具长匍枝,成弓形弯曲,散生短小而弯曲皮刺,有时被刺毛。小叶7-9,稀5,连叶柄长4-11厘米,小叶片卵形、椭圆形或长圆形,稀倒卵形,长1.5-3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色淡,无毛或在中脉上有稀疏柔毛,或有小皮刺和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和腺毛。味酸,性温,具有健脾益胃、消食化积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腹胀满、小儿食积等症。
甜角,又称罗望子、“木罕”(傣语),为酸豆属植物,其成熟果实褐色、味甜,类似干桂圆的味道,猫哆哩的原料。甜角果肉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元素,其中含钙量在所有水果中居首位。冬春两季,天高云淡,风清气爽,走进西双版纳的傣家村寨,很容易见到一种当地人们特别喜爱的果树——甜角。它树身高大,树干粗糙,枝叶扶疏,枝头挂着一串串、一嘟噜褐色的弯钩形荚果。甜角对补脑和头发很有好处。具有清凉解暑,开胃健脾,主治防治腹泻、气胀、麻痹、瘫痪、坏血病等症。
垂盆草,多年生肉质草本。其茎纤细,长可达500px以上,部分节上可见纤细的不定根。3叶轮生,叶片倒披针形至矩圆形,绿色,肉质,长1.5-70px,宽0.3-17.5px,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气微,味微苦。喜阴湿环境,较耐寒。常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向阳山坡、石隙、沟边及路旁湿润处。味甘、淡,性凉,归肝、胆、小肠经,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等症。
芫荽子,别名胡荽子,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果实。双悬果呈圆球形,直径3-5mm,表面淡黄棕色至黄棕色,较粗糙,顶端可见极短的柱头残迹及5个萼齿残痕,有不甚明显而呈波浪形弯曲的初生棱脊10条及较为明显而纵直的次生棱脊10条,主棱脊与次生棱脊相间排列,有时可见长约1.5cm的小果柄或果柄痕。果实较坚硬。气香,味微辣。性味辛、酸,平,归肺、胃经,具有散寒理气,消化积食的功效,主治食积不消,痘疹不透,外用煎汤漱口治牙痛等症。
调味酱就是用于协调各类食品的味道,以满足食用者要求的酱状调味品,调味酱的种类可谓多如牛毛,具有酸、甜、咸、香的风味,炒菜或煮火锅时放入适量鱼酱,菜肴会特别鲜美,不仅能增进食欲,更有健胃作用。以刺玫果、甜角为主要原料,垂盆草、芫荽子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刺玫果、甜角为原料,同时添加垂盆草、芫荽子开发出一种刺玫果风味甜角酱,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调味酱的一项空白。
1.一种刺玫果风味甜角酱,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刺玫果预处理:取表皮完整、饱满的新鲜刺玫果,去除杂质,清洗干净,放入装有60-80目网筛的制浆机中打浆,制得刺玫果浆;
B.甜角预处理:取表皮完整、无虫蛀的甜角,放入洗涤槽清洗干净,将果肉连同嫩皮一起放入装有60-100目网筛的打浆机进行打浆,制得甜角浆,后加入甜角浆重1-3%的果酒酵母,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5-1%重量比,结束发酵;
C.中药材预处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药材垂盆草、芫荽子,加入原材料重5-15倍的水,浸泡2-3小时,再煎煮0.5-1小时,后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再入浆渣分离机,制得中药汁;
D.配料:取刺玫果浆40-50重量份,甜角浆80-100重量份,中药汁3-5重量份,白砂糖10-20重量份,果胶0.2-0.6重量份,充分搅拌均匀,制得刺玫果甜角中药混合浆;
E.浓缩:将刺玫果甜角中药混合浆倒入夹层锅,加热浓缩,加热过程中适当搅拌,待果酱温度达103-108℃时,加入柠檬汁0.015-0.03重量份,搅拌均匀,制得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
F.罐装:将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趁热称量,分装入已灭菌的容器中,装罐温度控制在85-90℃;
G.杀菌:将装罐好的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放入沸水中用蒸汽加热18-22分钟,进行杀菌;
H.检验、贮存:将检验合格的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存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一定比例的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 垂盆草50-60%、芫荽子4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陵县玉竹协会,未经南陵县玉竹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08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菇风味辣蜘蛛蟹酱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辣椒酱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