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暂时过电压分类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9505.8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1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许立彬;郭谋发;洪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暂时 过电压 分类 识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配电网暂时过电压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配电网发生过电压后,获取母线三相电压和零序电压在过电压发生前后一段时间内的波形采样数据;
步骤S2:对步骤S1获取的零序电压采样数据计算故障后两个工频周波的能量贡献率E,判断E是否大于阈值,若是,判为操作过电压,识别过程结束;
步骤S3:若E小于阈值,判为暂时过电压,计算对应的三相电压采样数据的奇异谱熵S,判断S是否大于阈值,若是,判为单相金属性接地过电压,识别过程结束;
步骤S4:若S小于阈值,对相应的零序电压采样数据进行局部特征尺度分解、希尔伯特变换及带通滤波,计算重心频带Ng;
步骤S5:采用阈值判别法区分三种铁磁谐振过电压和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若Ng等于6,判为高频谐振过电压;若Ng等于5,判为基频谐振过电压;若Ng小于5且大于等于2,判为分频谐振过电压;若Ng等于1,判为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识别过程结束;
其中,所述步骤S2中的计算能量贡献率E的具体过程如下:
能量贡献率根据公式计算,其中,N1为2个周波的采样点数;N2为截取的总时段的采样点数;v0(k)为零序电压信号序列;选取能量贡献率为60%作为暂时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分类判据;
其中,所述步骤S3中计算三相电压采样数据奇异谱熵的具体过程为:
设截取的信号采样点数为n,三相电压信号矩阵为U=[ua,ub,uc],对矩阵U作奇异值分解,得到奇异谱Λ=diag{μ1,μ2,μ3},信号奇异谱熵
其中,判别单相金属性接地过电压的阈值取1.15;
其中,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将零序电压采样数据进行局部特征尺度分解,得到若干个内禀尺度分量,即ISC分量;具体为:首先,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单分量信号可被称为内禀尺度分量:
(Ⅰ)信号数据的任意两个相邻极值点符号互异;
(Ⅱ)信号数据的任意两个相邻极大值点确定的直线在二者之间的极小值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处的函数值与该极小值点的比值保持不变;或者,信号数据的任意两个相邻极小值点确定的直线在二者之间的极大值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处的函数值与该极大值点的比值保持不变;
根据上述两个条件,将过电压信号进行局部特征尺度分解,分解成若干个内禀尺度分量和一个残余项之和,即其中,x(t)为原始信号,n为内禀尺度分量的个数;isci(t)为第i个内禀尺度分量;r(t)为剩余分量;
步骤S42:对各个ISC分量做希尔伯特变换,得到瞬时频率矩阵:
第i个内禀尺度分量变换公式为
构造相应的解析信号Yi(t)为
Yi(t)=isci(t)+jH[isci(t)]
则第i个内禀尺度分量瞬时频率函数fi(t)为
步骤S43:将总频带划分为6个频带:0~10Hz、10~20Hz、20~30Hz、30~40Hz、40~80Hz、80~600Hz,对各频带依次编号,0~10Hz为频带1,10~20Hz为频带2,以此类推,直至第6个频带;采用带通滤波算法对LCD分解获得的各个内禀尺度分量依据Hilbert瞬时频率矩阵分频带多支重构,得到零序电压采样数据在各个频带内的分量数据;
步骤S44:计算各个频带内的分量数据能量,选取能量最高的频带编号作为重心频带:
第i频带的能量为
其中,ei为第i频带的信号能量;m为重构信号的数据长度;ci(k)为第i频带的重构信号;
获取能量最大的频带编号:
Ng=imax
其中,Ng为重心频带;imax为能量最大的频带编号;重心频带Ng可作为识别分频谐振、基频谐振、高频谐振和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的特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95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