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鲜大豆油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2392.9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3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理博;薛宝臣;罗淑年;张佳宁;姜蕾蕾;姜元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06;C11B3/06;C11B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长春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鲜 豆油 加工 工艺 | ||
1.一种保鲜大豆油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步骤如下:
一、将新收获的或低温储藏的大豆运至保鲜后熟粮仓内在22~27℃的温度下保存7~10天,进行后熟处理;
二、将经过后熟处理的大豆进行压榨或浸出,得到大豆毛油;
三、大豆毛油经过水化脱胶后进行碱炼处理,得到碱炼油;所述的碱炼处理过程中,脱胶油与酸液在边搅拌边超声处理的条件下混合;
四、碱炼油经油脂脱色、脱臭、冷却后进入氮气氛围的输油管和油罐内进行储存;
所述的保鲜后熟粮仓包含粮仓本体,在粮仓本体的仓顶设置有进粮口,在粮仓本体的仓底设置有出粮口,在进粮口和出粮口均设置有活动封闭装置,在粮仓本体内部设置有测温电缆;在仓顶设置有视觉检测器;仓底的出粮口沿一条直线设置,在粮仓本体的下方对应出粮口设置有一组水平刮板一,在粮仓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斗式提升机,斗式提升机的进料口与水平刮板一的出料端对应设置,在粮仓本体的上方设置有一组水平刮板二,斗式提升机的出料口对应水平刮板二的进料端设置,在水平刮板二的与仓顶进粮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料口;在仓底还设置有换气口;在换气口处设置有网板和换气门;在粮仓本体的仓壁上设置有保温层和伴热管;
所述的输油管内通过油脂充氮保鲜装置通入氮气;所述的油脂充氮保鲜装置包括:输油管、输气管,其中:
所述的输气管的一端连接氮气发生器,所述的输气管内流动氮气,所述的输气管上设置调压器、流量控制器、流量计与电磁阀,所述的输气管的另一端通过单向阀连接管箍,所述的管箍连接气流分布器,所述的气流分布器内置于输油管中且出气口方向向上;
所述的输油管为直管,所述的输油管内设有一组无线控制滤油层,所述的气流分布器设置在两个无线控制滤油层之间,所述的无线控制滤油层包括滤油板,所述的滤油板装在转轴套上,所述的转轴套内装入转轴的一端,所述的转轴的另一端开有沉孔,所述的沉孔内装入电动机的输出轴,所述的电动机上设置无线接收器,所述的无线接收器配合无线发射器使用,所述的电动机内装入固定套内,所述的固定套的前端设置密封垫,所述的密封垫的中心穿过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大豆油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粮仓本体内设置有清仓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大豆油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处理频率为20000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大豆油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油管内氮气量为油流量的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大豆油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油管的一端设置分油管,所述的分油管连接油罐的进油口,所述的进油口开在油罐的顶面,所述的进油口内装入漏斗形进油连接管,所述的油罐的侧面上端连有出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大豆油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压器、流量控制器、流量计与电磁阀从左向右依次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23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