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9870.0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大磊;原野;王琳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大磊;原野;王琳玥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5G3/70;C05G3/80;C05G3/90;A01B79/02;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改良剂 及其 沙漠 治理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沙漠治理的土壤改良剂及该土壤改良剂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该土壤改良剂为多种原料的组合,所述原料包括火山灰、γ‑聚谷氨酸水胶和生物絮团,其中生物絮团包含腐熟秸秆粉末、第一微生物菌剂、硝化菌以及反硝化菌,其中第一微生物菌剂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和选择性的放线菌,第一微生物菌剂的用量为腐熟秸秆粉末的5wt%~25wt%;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用量大于等于80ml/每千克腐熟秸秆粉末。本发明土壤改良剂不仅具有非常优异的保水、蓄水效果,而且还能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调节土壤的pH,促进有效氮、磷、钾的释放,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物理和营养环境。同时,本发明改良剂配方和制备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沙漠治理方法主要是种植生态林来治沙,但由于沙漠地区土壤条件所限,用水量大且植被的种植效果差,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能够改良沙漠土壤的方法和沙漠土壤的种植方法。改良沙漠土壤必须要解决土壤中水渗漏蒸发快、土壤中缺少有机质及肥力的问题,改变土壤为散装结构不聚拢的状况。
现有的对沙漠土壤进行改良所用的土壤改良剂主要是有机肥直接施用或泥炭土直接施用,改良效果不佳。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4910921A公开了一种沙化土壤的改良剂,其质量份组成如下:有机发酵物50-80份、泥炭腐植酸12-18份、蔗糖糖渣10-18份、pH缓冲剂0.06-0.18份、土壤消毒剂0.18-0.48份、硅藻土5-8份、保水剂0.2-1.6份。进一步的,所述有机发酵物是菜籽粕、麦麸、香菇菌渣、灵芝菌渣、青玉米秸秆、荷叶经自然堆垛发酵得到,其中菜籽粕、麦麸、香菇菌渣、灵芝菌渣、青玉米秸秆、荷叶的质量比为10:8:1:1.1:20:6,所述保水剂采用沸石型保水剂。虽然该改良剂相比传统施肥对土地的改良效果增加了保水效果,但是保水效果仍不理想,不适于沙漠地区,此外,该改良剂配方和制备工艺均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例如其中有机发酵物需要6种物质按照一定比例发酵得到,而且还需要另外添加pH缓冲剂和土壤消毒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优异保水、蓄水效果且可有效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透气性,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改良剂。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本发明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于沙漠治理的土壤改良剂,其为多种原料的组合,所述原料包括火山灰、γ-聚谷氨酸水胶(γ-PGA水胶)和生物絮团,其中生物絮团包含腐熟秸秆粉末、第一微生物菌剂、硝化菌以及反硝化菌,其中第一微生物菌剂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和选择性的放线菌。
进一步地,所述火山灰和生物絮团的质量比为1:0.1~10,优选为1:0.5~5,更优选为1:0.8~2,最优选为1:0.8~1,具体例如1:1。
优选地,γ-PGA水胶的投料体积与火山灰的质量的比值为1~10L/kg。
更优选地,γ-聚谷氨酸水胶的投料体积与火山灰的质量的比值为3~8L/kg。
优选地,构成生物絮团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保藏号为CCTCC NoM208057的枯草芽孢杆菌KX-1、保藏号为CCTCC NoM208058的枯草芽孢杆菌KX-2、保藏号为CCTCCNoM208060的枯草芽孢杆菌KX-4的组合,三者的质量比为1:0.4~0.85:0.5~0.8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微生物菌剂包含放线菌,且放线菌与所述保藏号为CCTCC NoM208057的枯草芽孢杆菌KX-1的质量比为0.3~0.7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大磊;原野;王琳玥,未经郭大磊;原野;王琳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9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