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9870.0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大磊;原野;王琳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大磊;原野;王琳玥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5G3/70;C05G3/80;C05G3/90;A01B79/02;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改良剂 及其 沙漠 治理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土壤改良剂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为多种原料的组合,所述原料包括火山灰、γ-聚谷氨酸水胶和生物絮团,其中生物絮团包含腐熟秸秆粉末、第一微生物菌剂、硝化菌以及反硝化菌,其中所述第一微生物菌剂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和选择性的放线菌,所述第一微生物菌剂的用量为所述腐熟秸秆粉末的8wt%~20wt%;所述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用量大于等于100ml/每千克腐熟秸秆粉末;所述火山灰和生物絮团的质量比为1:0.5~5,γ-聚谷氨酸水胶的投料体积与所述火山灰的质量的比值为3~8L/kg,所述生物絮团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向所述腐熟秸秆粉末中加入第一微生物菌剂,混匀,然后依次加入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保藏号为CCTCC NoM208057的枯草芽孢杆菌KX-1、保藏号为CCTCC NoM208058的枯草芽孢杆菌KX-2、保藏号为CCTCC NoM208060 的枯草芽孢杆菌KX-4的组合,三者的质量比为1:0.4~0.85:0.5~0.8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微生物菌剂还包含其他有益微生物,所述的其他有益微生物为选自乳酸菌、纳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KX-1与所述的其他有益微生物的用量质量比为1:0.1~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腐熟秸秆粉末通过以下步骤制得:首先将第二微生物菌剂进行激活,然后与营养物质配置成混合液,进而与干秸秆和选择性的火山岩生物制剂混合,对秸秆进行堆制腐熟,最后粉碎至80目以上,所述火山岩生物制剂包括火山岩颗粒载体和植入于所述的火山岩颗粒载体上的第二微生物菌剂,所述第二微生物菌剂包括保藏号为CCTCC NoM208057的枯草芽孢杆菌KX-1、放线菌、保藏号为CCTCCNoM208058的枯草芽孢杆菌KX-2、保藏号为CCTCC NoM208060 的枯草芽孢杆菌KX-4,四者的质量比依次为1: 0.3~0.75: 0.4~0.85: 0.5~0.85,所述的第二微生物菌剂还选择性地包括其他有益微生物和酶制剂,所述的其他有益微生物为选自乳酸菌、光合细菌、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第二微生物菌剂、所述的火山岩生物制剂、所述的干秸秆的投料用量质量比为1:50~80: 1000~20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山岩生物制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将火山岩磨碎成20~40目的火山岩颗粒,去除粉末后得到火山岩颗粒载体;
2)、将所述的第二微生物菌剂与水按照用量质量比为1:20~50配置成菌液,然后加入氮源和碳源对菌种进行激活,当菌液中的芽孢杆菌80%以上呈营养体状态,活菌数>50亿/mL时,将所述的火山岩颗粒载体在所述的菌液中浸泡24~72h,然后将所述的火山岩颗粒载体捞出沥干,即得所述的火山岩生物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大磊;原野;王琳玥,未经郭大磊;原野;王琳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98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