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0279.9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0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严国辉;佘邵平;陈英;曾庆飞;贾广营;李亚;潘文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试验装置 | ||
1.一种轴承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底座(10)、用于支撑待试验的第一推力轴承(1)、第二推力轴承(2)和径向轴承(3)的支撑主轴(20)、传动组件(30)、配重块(40)、加载轴(50)和用于在所述加载轴(50)上施加轴向拉力的加载装置(60),所述第一推力轴承(1)、所述径向轴承(3)和所述第二推力轴承(2)依次套设在所述支撑主轴(20)上;
所述支撑主轴(20)水平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支撑主轴(20)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推力轴承(1)的一侧面连接的轴肩(21),所述支撑主轴(20)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插装通孔(201),
所述传动组件(30)包括转筒(31)和连接结构,所述转筒(31)套设于所述支撑主轴(20)外,所述转筒(3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推力轴承(1)、所述第二推力轴承(2)和所述径向轴承(3)的外径,所述转筒(31)的内壁上设置有沿所述转筒(31)的径向向内延伸的径向支座(311),所述径向支座(311)上具有用于支撑在所述径向轴承(3)的外周壁上的第一支撑面(311a)、用于与所述第一推力轴承(1)的另一侧壁连接的第二支撑面(311b)和用于与所述第二推力轴承(2)的一侧面连接的第三支撑面(311c),所述转筒(31)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用于连接驱动所述转筒(31)转动的动力装置的所述连接结构,所述配重块(40)设置在所述转筒(31)的外壁上,
所述加载轴(50)沿轴向可活动地插装在所述插装通孔(201)中,且所述加载轴(50)的两端均露于所述插装通孔(201)外,所述加载轴(50)的一端与所述加载装置(60)连接,所述加载轴(50)的另一端连接有加载结构(51),且所述加载结构(51)和所述轴肩(21)在所述加载轴(50)的轴向上位于所述径向支座(311)的两侧,所述加载结构(51)用于在所述加载轴(50)的带动下压紧在所述第二推力轴承(2)的另一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结构(51)包括沿所述加载轴(50)的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部(511)和从所述连接部(511)上向靠近所述轴肩(21)的一侧延伸的推动部(5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以将所述加载结构(51)和所述待试验的第一推力轴承(1)、第二推力轴承(2)、径向轴承(3)封闭在所述转筒(31)内的密封盖(71)和密封环(72),所述密封盖(71)设置在所述转筒(31)的一端,所述密封环(72)设置在所述转筒(31)的另一端,所述密封环(72)的内侧壁贴在所述轴肩(21)的外周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轴(20)中还设置有进液通道(202)和出液通道(203),所述进液通道(202)的入口与外界连通,所述进液通道(202)的出口与所述转筒(31)内部连通,所述出液通道(203)的入口与所述转筒(31)内部连通,所述出液通道(203)的出口与外界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通道(203)的入口位于所述支撑主轴(20)上用于支撑所述待试验的径向轴承(3)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202)的出口包括第一出口(202b)和第二出口(202c),所述第一出口(202b)与所述密封盖(71)和所述径向支座(311)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第二出口(202c)与所述密封环(72)和所述径向支座(311)之间的空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512)包括环状凸台(512a)和用于压紧在所述第二推力轴承(2)的另一侧面上的推力环(512b),所述推力环(512b)同轴设置在所述环状凸台(512a)的一端端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40)呈环状,所述配重块(40)套装在所述转筒(31)的外壁上,所述配重块(40)与所述转筒(31)通过键(8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02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