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线路阻抗和负荷不确定性的台区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136465.5 | 申请日: | 2016-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霞;刘璐;罗兰;王宁;胡潇云;李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糊 潮流 算法 考虑 线路 阻抗 负荷 不确定性 电网 理论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考虑线路阻抗和负荷功率不确定性的台区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法,首先输入网络结构、阻抗隶属度信息、负荷隶属度信息等基础数据,并参数初始化;然后通过α‑截集法求取各模糊变量在隶属度为0的取值范围;接着,采用遗传算法求取该取值范围下网损的最大值;其次求取该取值范围下网损的最小值;然后带入隶属度为1时变量的取值,运用三相潮流算法计算对应的网络功率损耗;最后通过上述求得的各隶属度下网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到网损的可能性分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稳态潮流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考虑线路阻抗和负荷功率不确定性的台区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法。
背景技术
线损率作为电网公司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是衡量电网公司综合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电网损耗的50%以上源于配电网,因此,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工作对于提高整个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际电网中,线损是指供电量与所有用户抄见电量(即总售电量)之差,也称作统计线损,它包括理论线损与管理线损两部分。其中理论线损又叫做技术线损,是指电网中以热能形式散发的能量损耗;管理线损是指由于标记误差、抄表误差以及窃电等原因造成的电量损失。一般而言,统计线损可通过抄表获得,而管理线损只能通过统计线损减去理论线损求取。因此,如何准确计算理论线损,厘清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的边界条件,是决定电网公司线损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智能电表和远程集抄系统的大力推广为理论线损计算提供了负荷侧电量等实测数据,为基于三相潮流方法计算台区电网理论线损提供了可能。但目前结合智能电表数据、运用三相潮流方法计算台区电网理论线损的研究基本都假设网络结构参数和负荷功率值确定且已知,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台区电网潮流。如2014年第9期《电测与仪表》中的“基于前推回代三相潮流的低压台区理论线损计算研究”一文中,提出一种采用前推回代法的低压台区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但该文献假设台区电网的数据完备,基本属于与高、中压配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在低压台区电网的简单应用。
另一方面,在台区电网理论线损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现有文献大多仅关注负荷功率不确定性对理论线损计算结果的影响,而没有考虑线路阻抗取值的不确定性对理论线损计算结果的影响。实际工程中,由于中低压配电网覆盖面广,元件投入时间长等原因,往往缺乏详细的相关结构参数。如对于架空导线,一般只能获得导线的型号而不能获得准确的线间距等信息,从而无法准确计算导线的互感等必要参数。现有研究通常选取典型值或经验值作为结构参数进行相应的计算。
综上所述,现有关于台区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没有考虑线路阻抗不确定性对线损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低压台区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以模糊潮流算法和三相潮流算法为基础,同时考虑线路阻抗和负荷功率不确定性的台区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基于实际的台区电网结构数据和智能电表测量数据,本方法同时考虑线路阻抗不确定性和负荷功率不确定性,采用模糊建模和模糊潮流方法,求解低压台区电网的理论线损。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考虑线路阻抗和负荷不确定性的台区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台区电网基础数据及初始化
1.3.获取的基础数据包括:
网络结构、阻抗隶属度信息、负荷隶属度信息等基础数据。具体包括:平衡端点电压、端点类型、隶属度为1时的支路阻抗和负荷功率、隶属度为0时的支路阻抗和负荷功率的最大最小值、线路的额定电压和功率基准值。
网络端点数为N;表示网络所有端点所在的集合;平衡端点仅一个,且序号为1;表示PQ端点所在的集合,端点个数为m。
本文中将处于同一地理位置的不同相的多个电气节点称为端点,即端点包含a,b,c三相节点,若是星形连接,则还包括中性点n。
1.4.参数初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重庆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6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线弹簧研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智能安防监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