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线路阻抗和负荷不确定性的台区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136465.5 | 申请日: | 2016-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霞;刘璐;罗兰;王宁;胡潇云;李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糊 潮流 算法 考虑 线路 阻抗 负荷 不确定性 电网 理论 计算方法 | ||
1.考虑线路阻抗和负荷不确定性的台区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台区电网基础数据及初始化
1.1.获取的基础数据包括:
平衡端点电压、端点类型、隶属度为1时的支路阻抗和负荷功率、隶属度为0时的支路阻抗和负荷功率的最大最小值、线路的额定电压和功率基准值;
网络端点数为N;表示网络所有端点所在的集合;平衡端点仅一个,且序号为1;表示PQ端点所在的集合,端点个数为m;
将处于同一地理位置的不同相的多个电气节点称为端点,即端点包含a,b,c三相节点,若是星形连接,则还包括中性点n;
1.2.参数初始化
设置遗传算法的交叉概率PC=0.7,变异概率Pm=0.1,变量精度esp=10-5,种群规模Pop=20;牛顿法收敛精度ε=10-4,设置端点三相节点的电压的初始值为:幅值为1.0pu,相角相差120度,且相角为0;各端点中性点电压的初始值为:幅值为0pu,相角为0度;
(2)隶属度为0时模糊变量取值范围
设定:阻抗变量Z为三角形模糊变量,其隶属度函数图呈三角形;隶属度为1时,阻抗Z的取值为Z1;
隶属度为0时,阻抗Z的取值为取值范围为0.9Z1≤Z≤1.1Z1;
设定:功率变量S为三角形模糊变量,其隶属度函数图呈三角形;隶属度为1时,负荷功率S的取值为S1;
隶属度为0时,负荷功率S的取值为取值范围为0.85S1≤S≤1.15S1;
隶属度为0时,阻抗Z最大、最小值分别如下:
隶属度为0时,功率S的最大、最小值分别如下:
(3)基于遗传算法求取隶属度为0时的最小网损
3.1.编码并产生初始种群
确定以线路阻抗Z和负荷功率S为决策变量的二进制串长度分别为n1和n2,其数值满足下列关系式:
产生线路阻抗Z为决策量的二进制编码矩阵TZ,TZ是一个20×n1的矩阵,其里面的每一个元素先由matlab生成,数值为区间(0,1)上的随机数,再判断元素大小,若元素小于0.5,将其置0,若元素大于0.5,将其置1,由此使TZ成为二进制编码矩阵,其每一行表示线路阻抗Z的一个个体,是位数为n1的二进制码;
产生负荷功率S为决策量的二进制编码矩阵TS,TS是一个20×n2的矩阵,其中的每一个元素先由matlab生成,数值为区间(0,1)上的随机数,在判断元素大小,若元素小于0.5,将其置0,若元素大于0.5,将其置1,由此使TS成为二进制编码矩阵,其每一行表示线路阻抗Z的一个个体,是位数为n2的二进制码;
3.2.译码并得变量的实际值
对变量进行译码,将其二进制编码转换为对应的实际值,转换公式如下:
式中,TZ_k和TS_k分别表示阻抗和功率的第k个个体,即矩阵TZ和TS的第k行二进制码;Zk和Sk分别表示TZ_k和TS_k对应的实际值,其余变量的含义同公式(4),(TZ_k)D和(TS_k)D分别表示二进制编码个体TZ_k和TS_k对应的十进制数值;其余变量的含义同公式(3)-(4);
3.3.基于三相潮流方法计算网损
3.3.1.形成节点导纳矩阵
完成步骤3.2后,根据各支路阻抗信息得到支路阻抗:
式中Zuv表示端点u和端点v间线路的支路阻抗矩阵;zxy,zxx分别表示相间阻抗和各相的自阻抗,其中x,y∈Bp,x≠y,Bp={a,b,c,n},a,b,c,n分别表示各端点的三相电气节点和中性点;
求取对应的导纳矩阵Yuv,公式如下:
Yuv=Zuv-1 (8)
式中Yuv表示支路导纳矩阵;
然后计算系统的节点导纳矩阵,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φu为与端点u直接相联但不包括端点u的端点集合;s为端点集合φu中的任一端点,Yus表示端点u与端点s直接相联线路的导纳矩阵,为4×4的复数矩阵;Yuv表示端点u与端点v直接相联线路的导纳矩阵,为4×4的复数矩阵;自导纳矩阵Yuu表示与端点u直接相联的所有支路导纳矩阵之和,为4×4的复数矩阵;v≠u时,互导纳矩阵Yuv则为端点u和端点v之间支路导纳矩阵Yuv的相反数,为4×4的复数矩阵;
3.3.2.计算不平衡量
结合计算出的网络节点导纳矩阵,计算PQ端点的注入电流不平衡量实虚部,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表示PQ端点序号;φi为包括端点i且与其直接相联端点的集合;j为端点集合φi中的任一端点;为i端点d相的注入电流,d∈Bp,Bp的含义与式(7)相同;表示i端点d相的电流不平衡量;表示i端点d相与j端点t相间的导纳;分别表示j端点t相的电压;
PQ端点的注入电流为:
式中i表示PQ端点的序号;分别为给定的a,b,c相和中性点处与中性点间负荷的视在功率;为端点i中性点的电压;表示端点i节点d的电压;表示i端点d相的注入电流,“*”为共轭运算;
若端点i接有负荷,则上述功率值为给定的负荷值;若该端点不接负荷,则对应的负荷功率为0;
上述不平衡变量计算完成后就可形成不平衡变量矩阵ΔF,公式如下:
ΔF=[dh2…dhN dg2…dgN]T (12)
式中dhi和dgi分别为端点i注入电流不平衡量的虚部和实部;
3.3.3.计算雅克比矩阵
雅克比矩阵的常数项子矩阵计算公式为:
式中:i和j为PQ端点编号,表示PQ端点所在的集合,端点个数为m;Hc表示雅克比矩阵的常数项,为8m×8m的矩阵;Gij和Bij分别表示导纳矩阵元素Yij的实部和虚部;下标4×4表示该矩阵4行4列矩阵;
PQ端点的电流不平衡方程对其节点电压的实虚部求导公式如下:
H为8m×8m的实数矩阵,其余变量含义同式(11);雅克比矩阵J组成如下:
J=H+Hc (16)
其中J为8m×8m的实数矩阵;矩阵H,Hc由上述公式求取;
“imag(·)”为取虚部,“real(·)”为取实部,Ii为元素为端点i注入电流矩阵,ei为元素为端点i电压的实部矩阵,fi为元素为端点i电压的虚部矩阵;
3.3.4.计算修正量
根据公式(17),计算状态变量的修正量Δx(time);
Δx(time)=-J-1ΔF (17)
式中ΔF为步骤3.3.2计算出的不平衡量;J为雅克比矩阵,由步骤3.3.3求出;
然后更新端点电压U,公式如下:
x(time+1)=x(time)+Δx(time) (18)
3.3.5.收敛性判断
当不平衡量ΔF满足max(|ΔF|)<ε,则结束迭代计算,输出结果;
当max(|ΔF|)≥ε且迭代次数time≥Tmax,则停止迭代,输出“不收敛!”,结束判断;
当max(|ΔF|)≥ε且迭代次数time<Tmax,则返回步骤3.3.2,并增加迭代次数,用time+1来更新time,重新进行迭代计算;
3.3.6.计算网损
根据上述的三相潮流计算,得出满足收敛精度的潮流结果;根据潮流结果可以得到理论网损的数值;理论网损的计算如下:
式中,ΔP为理论网损;表示平衡端点的电压;N表示端点总数;表示v端点的电压,Y1v表示1端点与v端点间的支路导纳;表示所有PQ端点的集合,Pi表示i端点的负荷有功功率;“*”为共轭运算;“real(·)”表示取实部;即理论网损等于电源注入有功功率减去所有负荷有功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重庆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64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线弹簧研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智能安防监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