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生无刺槐组培苗的生根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9666.4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3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冒文娟;董举文;李文剑;张玉杰;林大为;张承妹;苏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杉一植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丁清鹏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生 刺槐 组培苗 生根 培养 方法 | ||
1.一种速生无刺槐组培苗的生根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实验材料的选择:
选取继代周期为30~40天,生长健壮、叶片舒展,株高为3~5cm的速生无刺槐组培苗为实验材料,切除基部愈伤及基部叶片,保留1cm的顶芽、茎段及芽团;
(2)具体实验步骤:
(2.1)无菌外植体的获取;
(2.2)速生无刺槐继代增殖步骤;
(2.3)速生无刺槐生根培养步骤;
(2.4)速生无刺槐继代培养及生根培养条件;
(2.5)速生无刺槐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
步骤(2.3)速生无刺槐生根培养步骤,
(2.3.1)选取继代培养的速生无刺槐组培苗,选取标准为高度1.5~3cm、健壮、叶片舒展的单株组培苗;
(2.3.2)将选取的继代培养的速生无刺槐组培苗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上,
(2.3.3)接种30天后统计生根率,生根率=生根株数/接种株数×100%;
筛选出的生根配方为:1/2MS+0.01mg/L6-BA+0.2mg/L NAA+0.2mg/L IBA+20g/L土豆+20g/L蔗糖+5~7g/L卡拉胶;
其中,速生无刺槐继代培养配方为:改良DKW+0.1mg/L 6-BA+0.2~0.5mg/L KT+0.1mg/L NAA+30g/L土豆+30g/L蔗糖+5~7g/L卡拉胶,采用该配方继代培养的速生无刺槐的最大增殖比例为4.1,且植株长高明显,能用于生根培养的单株苗多;
改良DKW培养基的配方为:K2SO4 0mg/l,KNO31630~1990mg/l,NH4NO30mg/l,(NH4)2SO41050~1280mg/l,MgSO4·7H2O 700~780mg/l,KH2PO4250~280mg/l,其他DKW培养基成分保持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生无刺槐组培苗的生根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4)速生无刺槐继代培养及生根培养条件,
速生无刺槐组培苗继代及生根培养的条件为:光培养与暗培养交替进行,光培养条件为连续进行12h光照,光照强度为3000lx,培养温度为25℃;暗培养条件为连续进行12h,温度为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生无刺槐组培苗的生根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5)速生无刺槐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
(2.5.1)生根培养30~45天的生根苗进温室炼苗移栽,选取叶色正常、无枯叶黄叶的健壮植株进行移栽;
(2.5.2)将速生无刺槐生根苗根系上的培养基洗净,种植在含蛭石、珍珠岩、园土、草炭、河沙基质的营养杯或穴盘中,湿度控制在75~80%,待新根与新叶发出后逐渐降低湿度,培养45~60天,即得速生无刺槐容器苗,其大棚炼苗成活率为90%以上;
(2.5.3)上述所述基质配方包括上下两层,其中上层1/3容量体积为蛭石:珍珠岩=1:1;下层2/3容量体积为园土:草炭:河沙:珍珠岩=2:1:1:1,该基质配方的特点是上层基质疏松透气、保水保湿,利于炼苗前期新根及新叶的发出;下层基质营养丰富,利于后期组培苗营养生长,且根系与基质易于成团、便于容器苗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杉一植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杉一植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96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精叶钩吻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
- 下一篇:控制阀及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