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信号失效故障诊断方法及整车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2143.7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3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侯海潇;林双武;赵允喜;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信号 失效 故障诊断 方法 整车 控制器 | ||
车辆信号失效故障诊断方法及整车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在进行信号失效故障检测时,获取所设置的多个信号失效故障及对应的优先级的信息;所述信号失效故障分为网络传输故障引起的信号失效故障和非网络传输故障引起的信号失效故障,并以网络节点为单元设置,且所设置的多个信号失效故障的优先级按照产生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设置,其中,作为原因的故障的优先级高于相应的作为结果的故障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递减的顺序对信号失效故障进行检测。上述的方案,可以对车辆的信号失效故障进行快速地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故障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信号失效故障诊断方法及整车控制器。
背景技术
整车控制器(Vehicle Management System,VMS),即动力总成控制器,是整个汽车的核心控制部件,它采集加速踏板信号、制动踏板信号及其他部件信号,并做出相应判断后,控制下层的各部件控制器的动作,驱动汽整车控制器通过采集司机驾驶信号和车辆状态,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对网络信息进行管理、调度、分析和运算,针对车型的不同配置,进行相应的能量管理,实现整车驱动控制、能量优化控制、制动回馈控制和网络管理等功能。
车辆的运行工况复杂,通信条件恶劣,整车控制器需识别大量的信号失效场景并进入相应的失效保护模式。但是信号失效故障种类繁多,不同故障之间还可能存在父子关系,发生父故障的同时也会引起子故障,例如在发生总线关闭(Bus Off)故障时,同时也会引起节点丢失故障。
但是,现有的信号失效故障诊断方法,存在着故障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是如何对车辆的信号失效故障进行快速地检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信号失效故障诊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进行信号失效故障检测时,获取所设置的多个信号失效故障及对应的优先级的信息;所述信号失效故障分为网络传输故障引起的信号失效故障和非网络传输故障引起的信号失效故障,并以网络节点为单元设置,且所设置的多个信号失效故障的优先级按照产生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设置,其中,作为原因的故障的优先级高于相应的作为结果的故障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递减的顺序对信号失效故障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网络传输故障引起的信号失效故障包括:总线关闭故障、节点丢失故障和节点数据失效故障;所述非网络传输故障引起的信号失效故障包括:节点离线故障、信号数据失效故障。
可选地,所设置的多个故障的优先级顺序为:总线通道故障>节点丢失故障=节点离线故障>节点数据失效故障>信号数据失效故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检测确定对应故障的连续发生次数未达到预设的阈值时,控制所述车辆维持在正常模式。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确定对应故障的连续发生次数达到所述阈值时,控制车辆进入失效保护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包括:获取单元,适于在进行信号失效故障检测时,获取所设置的多个信号失效故障及对应的优先级的信息;所述信号失效故障分为网络传输故障引起的信号失效故障和非网络传输故障引起的信号失效故障,并以网络节点为单元设置,且所设置的多个信号失效故障的优先级按照产生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设置,其中,作为原因的故障的优先级高于相应的作为结果的故障的优先级;检测单元,适于按照优先级递减的顺序对信号失效故障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网络传输故障引起的信号失效故障包括:总线关闭故障、节点丢失故障和节点数据失效故障;所述非网络传输故障引起的信号失效故障包括:节点离线故障、信号数据失效故障。
可选地,所设置的多个故障的优先级顺序为:总线通道故障>节点丢失故障=节点离线故障>节点数据失效故障>信号数据失效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2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