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适应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0092.4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7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贺行洋;代飞;孙艺恒;叶青;兰蒙;郑正旗;王庭苇;刘雨轩;邱慧琼;王迎斌;苏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40/00;C04B7/52;C04B20/02;C04B18/14;C04B14/28;C04B18/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0068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性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适应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224-300kg水泥与100-135kg水混合,湿磨40-60s后,加入143-298kg复合型超细掺合料和600-700kg 细骨料,拌合得水泥砂浆;
所述复合型超细掺合料为水淬矿粉、湿排粉煤灰和石灰石粉按质量比1:3-3.5:0.25-0.5通过湿磨混合均匀而成;
所述细骨料采用细度模数大于2.8普通中砂;
2)将步骤1)所得水泥砂浆由螺旋压榨脱水机的进浆口进入,利用螺旋轴转动使浆料在滤鼓内轴向推进,于螺旋槽容积逐渐变小,使浆料受到径向和轴向的机械挤压作用而逐渐脱水、浓缩,至水胶比为0.22-0.25;
3)向步骤2)所得料中投放1000-1100kg粗骨料,搅拌30s一90s,再投放10-20kg泵送剂、5-10kg自养护微膨胀剂和3-6kg高相容保塑剂,搅拌成高适应性混凝土;
所述泵送剂以烷基醇醚型表面活性剂、聚羧酸减水剂与微珠按1:(0.2-0.5):(0.15-0.2)的质量比均匀混合;
所述粗骨料为10-20mm连续级配的,无针片状颗粒石灰石碎石;
所述自养护微膨胀剂以硅藻土与粉状硫铝酸盐膨胀剂按1:0.2-0.5的质量比复合;
所述保塑剂以聚乙二醇、改性粉煤灰与硬脂酸钙按1:1:1的质量比复合;
配保塑剂的改性粉煤灰是电厂原粉煤灰经过超细湿法细胞磨研磨至比表面积10000m2/kg,然后在蜂巢磨中旋转闪干蒸干解聚所得粉煤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复合型超细掺合料含水率33%;细骨料中含泥量不大于1.5%,泥块含量不大于0.5%,级配合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磨后的矿粉比表面积为1200-3000m2/kg,湿磨后的粉煤灰比表面积为600-6000m2/kg,湿磨后的石灰石比表面积为6000-12000m2/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醇醚型表面活性剂密度为1.05g/ml,碱含量低于1%,pH为7-8;聚羧酸减水剂为液态,固含量为(30±3)%,减水率大于25%;微珠是从粉煤灰中分离出来的超细微粒,比表面积6000m2/kg,表面为玻璃体,呈球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养护微膨胀剂以硅藻土与粉状硫铝酸盐膨胀剂按1:0.4的质量比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用水泥为Ⅱ型硅酸盐水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00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湿磨废玻璃制备蒸养砌块的方法
- 下一篇:免蒸养工艺大管桩用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