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顾及GNSS接收机钟跳的导出多普勒观测值构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8578.4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郭博峰;郭斐;郑凯;李永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9/29 | 分类号: | G01S19/29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地址: | 30018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顾及 gnss 接收机 导出 多普勒 观测 构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顾及GNSS接收机钟跳的导出多普勒观测值构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速度和加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参数,GNSS的出现为高精度获取运动载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提供了新的手段,通常利用多普勒观测值直接求解载体的运动速度/加速度。利用该方法求解时,需要GNSS接收机能输出多普勒观测值,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非所有的GNSS接收机均能输出原始多普勒观测值,对于不能输出原始多普勒观测值的GNSS接收机,则需要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来构造多普勒观测值,本发明中称之为导出多普勒观测值。
构造导出多普勒观测值需要利用到载波相位观测值及其相对应的时标,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时标是由接收机所采用的频标提供的,由于该频标通常为接收机内部的石英振荡器产生,其震荡频率易受环境影响,钟漂较大,因此,随着观测的进行,接收机的钟差会逐渐漂移。而同时为了保持接收机时标与GNSS系统时间同步(通常为1ms),多数接收机都采用插入周期性的钟跳进行控制。
接收机钟跳对载波相位观测值产生与周跳类似的影响,使得数据跳变,通常做法是将钟跳当成周跳进行探测和修复,如利用钟跳发生之前的连续载波相位观测值插值钟跳发生时刻的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而正确构造导出多普勒观测值。这种方式将导致发生钟跳时刻的所有卫星都被判定为发生周跳,进而需要对每颗卫星进行周跳修复,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周跳探测和修复过程,影响了方法的执行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顾及GNSS接收机钟跳的导出多普勒观测值构造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顾及GNSS接收机钟跳的导出多普勒观测值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收GNSS原始观测数据和广播星历;
步骤2:采用伪距单点定位求得接收机钟差;
步骤3:利用钟差序列构造钟跳检验量;
步骤4:进行钟跳判断;
如果钟跳检验量大于阈值,说明存在钟跳,则执行步骤5;
如果钟跳检验量小于等于阈值,说明不存在钟跳,则执行步骤6;
步骤5:修改接收机钟面采样时标使之与载波相位观测值相对应;
步骤6:采用一阶相位中心差分法构造导出多普勒观测值。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修改采样时标而非修正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方式,使得载波相位观测值和其真实的采样时标对应起来,有效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周跳探测和修复过程,显著地提高了构造导出多普勒观测值的执行效率、正确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源于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攻关项目(XH16053):联合高频GNSS和强震仪的地震实时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测站METS的钟差结果序列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测站METS的钟跳结果序列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测站METS的速度结果序列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测站METS的加速度结果序列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机载实验的钟差结果序列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机载实验的钟跳结果序列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机载实验的速度结果序列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机载实验的加速度结果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静态模拟动态实验。
选取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国际GNSS服务)观测网中的METS站作为实例说明对象。对于静态观测数据,在理论意义上,其速度和加速度存在真值,即为“0”,将结果与其比较,可用作评定本发明方法效果。
图1示出了本发明公布的顾及GNSS接收机钟跳的导出多普勒观测值构造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接收GNSS伪距、载波相位等观测数据和广播星历;
在本步骤中,下载METS站2011-04-10(年积日:100)原始观测数据和广播星历,数据采样率为1Hz,所选数据时间范围从00:00:00至02:00:00,共计7200秒,以备后续求解测站速度和加速度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武汉大学,未经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85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1S 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
G01S19-00 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利用这种系统传输的信号确定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01 .传输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传输的信号来确定导航方案
G01S19-39 ..传输带有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42 ...确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