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交叉扩增结合金纳米生物传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5333.6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5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叶长芸;王毅;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04 | 分类号: | C12Q1/6804;C12Q1/689;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众天律师事务所 11478 | 代理人: | 李新军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扩增 结合 纳米 生物 传感 检测 溶血 弧菌 方法 | ||
1.一种非诊断目的的多交叉恒温扩增结合金纳米生物传感检测目的基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待检测样品的基因组;
(2)提供置换引物F1和F2,提供交叉引物CP1和CP2,同时提供在交叉引物CP1或CP2的5’端标记有生物素的交叉引物CP1*或CP2*;提供扩增引物C1和C2,D1和D2,R1和R2,同时提供在所述扩增引物C1或C2的5’端标记半抗原的扩增引物C1*或C2*;所述置换引物F1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置换引物F2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交叉引物CP1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在所述交叉引物CP1的5’端标记有生物素的所述交叉引物CP1*的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交叉引物CP2的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引物C1的序列如SEQ IDNO:6所示,在所述引物C1的5’端标记有荧光素的引物C1*的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引物C2的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引物D1的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引物D2的序列如SEQ IDNO:10所示,引物R1的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引物R2的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在所述扩增引物C1*或C2*的5’端所标记的半抗原为荧光素,在交叉引物CP1*的5’端标记生物素,在所述扩增引物C1*的5’端标记荧光素;
(4)在链移位型聚合酶、解链温度调节剂、引物存在下,使用待检测样品的基因组的核酸作为模板恒温扩增DNA;
(5)使用金纳米生物传感器检测步骤(4)的扩增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生物传感器包括一背板,在所述背板上依次设置装有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及吸水垫,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依次设置检测线及控制线,在金标垫、检测线及控制线区域依次包被有金纳米粒子偶联的链霉素亲和素、抗荧光素抗体及生物素偶联的牛血清蛋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扩增是在61-64℃的环境中进行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扩增是在62℃的环境中进行的。
5.一组用于恒温扩增副溶血性弧菌的toxR基因的引物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的置换引物F1,如SEQ ID NO:2所示的置换引物F2,如SEQ ID NO:3所示的交叉引物CP1,如SEQ ID NO:5所示的交叉引物CP2,如SEQ ID NO:6所示的扩增引物C1,如SEQ ID NO:8所示的扩增引物C2,如SEQ ID NO:9所示的扩增引物D1,如SEQ ID NO:10所示的扩增引物D2,如SEQ ID NO:11所示的扩增引物R1,如SEQ ID NO:12所示的扩增引物R2,同时提供在交叉引物CP1或CP2的5’端标记有生物素的交叉引物CP1*或CP2*,以及在所述扩增引物C1或C2的5’端标记半抗原的扩增引物C1*或C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物序列,其特征在于,在交叉引物CP1*的5’端标记生物素,在扩增引物C1*的5’端标记有荧光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53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体及其制备方法、偏光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堵塞的粉体输送阀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