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D‑阿洛酮糖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95914.6 申请日: 2016-12-02
公开(公告)号: CN106520746B 公开(公告)日: 2017-12-26
发明(设计)人: 张明站;干昭波;窦光鹏;邵先豹;郝梅;杜倩;杨腾腾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9/90 分类号: C12N9/90;C12P19/24;C12P19/02
代理公司: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代理人: 朱家富
地址: 251200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纯度 阿洛酮糖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D-阿洛酮糖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D-阿洛酮糖是一种重要的稀有糖,在自然界中极少量地存在于甘蔗糖蜜、水果干、糖制品、小麦和鼠刺属植物中。其名称起源于从抗菌素阿洛酮糖腺苷中也可以分离到少量的D-阿洛酮糖。D-阿洛酮糖在人体内是通过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在小肠吸收后不会被代谢成能量,且对于肠道微生物具有较低的发酵利用度。D-阿洛酮糖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神经保护作用,将血糖、减脂,清除活性氧簇,抗氧化,抑制癌细胞增殖,低卡路里甜味剂等。

D-阿洛酮糖可通过提高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降血糖、减脂、改善产品品质、较高的抗氧化功能;作为甜味剂,D-阿洛酮糖甜度相当于果糖的70%,能量只有蔗糖的0.3%,对生长小鼠几乎不产生能量,没有毒性;与果糖和果糖相比,D-阿洛酮糖能抑制小鼠肝脏脂肪合成酶活性,减少腹脂积累,可以作为一种甜味剂在辅助减肥中使用;D-阿洛酮糖显示出较强的清除活性氧簇的功能,使其在多种疾病预防和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医疗价值。

中国专利文献CN105602879A(申请号201610051547.3)公开了一株高效分泌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基因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该发明通过利用由瘤胃菌Ruminococcus sp.5_1_39B_FAA来源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rdpe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A5-RDPE,然后转化枯草芽孢杆菌,实现了RDPE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组成型分泌表达。通过比较三个糖诱导型启动子,得到最优诱导型启动子PxylA,并明显提高了RDPE的分泌水平。通过敲除木糖利用基因xylAB(xylA和xylB),阻断了枯草芽孢杆菌的木糖代谢途径,进一步提高了RDPE的分泌量,并使诱导剂木糖的最优诱导浓度由4.0%降低为0.5%。最终,采用分批补料方式,在7.5L发酵罐中对工程菌株1A751SD-XR进行评价,RDPE的分泌水平最高可以达到95U/mL和2.6g/L。但该酶的酶活仍然较低,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但目前D-阿洛酮糖存在转化率低、易分解等问题,这样大大限制了D-阿洛酮糖的应用领域,产品本身特性难以有效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纯度D-阿洛酮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D-阿洛酮糖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经离心后,取菌体经均质处理,得到含有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混合液;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LCY-005,于2016年10月26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13152,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配制质量浓度为20%~60%的果糖溶液,加入含有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混合液,调pH值5.5~6.5,按质量百分比0.001%~0.005%的比例添加氯化钴,在40~60℃条件下,保温反应10~30小时,然后向反应液中流加果糖溶液,维持反应体系中果糖质量浓度为20%~60%,继续反应10~30h,停止反应,制得D-阿洛酮糖粗液;

(3)将步骤(2)制得的D-阿洛酮糖粗液经脱色、过滤、离交、色谱分离、浓缩后,再经过结晶或干燥,制得D-阿洛酮糖。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离心条件为:温度10~20℃,转速3000r/min,时间30~50分钟。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均质的条件为:温度10~20℃,压力30mpa~50mpa,时间10~20min。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I、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LCY-005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30~38℃的条件下,增殖培养6~12h,制得种子液;

所述种子培养基组分如下,均为重量百分比:

蛋白胨1%,酵母浸粉0.5%,氯化钠1%,无水硫酸镁0.01%,磷酸二氢钾0.02%,余量水,pH6.0~7.0;

II、将步骤I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比1~10%的比例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在30~38℃发酵培养30~48h,制得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

所述发酵培养基组分如下,均为重量百分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5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