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9967.7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6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朋朝明;周辉;沈思宽;王玉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C03C17/34;C03C1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邓猛烈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导光板 第一表面 玻璃本体 第二表面 微细结构 棱镜 产品良率 液晶模组 指向性 模组 视效 制作 节能 网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一种玻璃导光板包括玻璃本体,玻璃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设置有表面棱镜微细结构,第二表面设置有网点。本发明的玻璃导光板的第一表面设置有表面棱镜微细结构,可提高液晶模组的品质,提高了模组的光学亮度,光线的指向性更强、更聚集,能够有效消除入光侧的亮暗相间的Hotspot视效问题,减少LED用量,更加节能,可有效提升产品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相比传统的导光板材料,玻璃导光板具有两大优势:第一,强度高,杨氏模量超过68GPA,可以省去或降低传统液晶模组结构件成本;第二,耐气候性能卓越,模组设计方案可以忽略原膨胀余量,外型边框可以做到更窄。现有技术中的玻璃导光板,无法在生产大板材时在其表面同步成型微细结构,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制作具有表面微细结构的玻璃导光板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其可提高液晶模组的品质,提高了模组的光学亮度,使得光线的指向性更强、更聚集,能够有效消除入光侧的亮暗相间的Hotspot视效问题,减少LED用量,更加节能,可有效提升产品良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玻璃导光板,其可提高液晶模组的品质,提高了模组的光学亮度,光线的指向性更强、更聚集,能够有效消除入光侧的亮暗相间的Hotspot视效问题,减少LED用量,更加节能,可有效提升产品良率。
为达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玻璃本体,玻璃本体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侧面;优选地,玻璃本体为无机高透光玻璃。
步骤二、对玻璃本体进行表面处理;
步骤三、在第一表面涂布UV树脂,成型表面棱镜微细结构;
步骤四、在第一表面覆上保护膜;
步骤五、对玻璃本体进行裁切、磨边,并清洁、烘干;由于玻璃本体的各边角非常锋利,为了确保生产中的安全性,及裁切开料时可能的爆边或缺角问题,玻璃本体在加工中需要对各边各棱磨边倒角处理;裁切后的玻璃本体含有残屑及其他的脏污异物,先经风枪及滚轮除尘初步清洁后,进入水洗精细清洁,然后烘干。
步骤六、对第一侧面进行抛光处理,并清洁、烘干;第一侧面为入光侧,对第一侧面进行抛光处理,提高入光效率;抛光后的玻璃本体含有残屑及其他的脏污异物,先经风枪及滚轮除尘初步清洁后,再次进入水洗精细清洁,然后烘干。
步骤七、对第二表面进行网点加工;优选地,可以采用镭射激光加工或者丝网印刷。
步骤八、在第二表面覆上保护膜,形成玻璃导光板。
其中,涂布的厚度为50~200μm,表面棱镜微细结构的最大高度小于等于涂布的厚度。例如,涂布的厚度可以为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110μm、120μm、130μm、140μm、150μm、160μm、170μm、180μm、190μm或200μm。
其中,表面棱镜微细结构为连续设置在第一表面的多个凸起,凸起的高度H为25~100μm,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的间距P为50~300μm。例如,凸起的高度H可以为25μm、35μm、45μm、55μm、65μm、75μm、85μm、95μm或100μm;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的间距P可以为50μm、80μm、100μm、120μm、150μm、180μm、200μm、220μm、250μm、280μm或3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9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