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灵芝三萜类成分含量的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88885.0 申请日: 2016-12-01
公开(公告)号: CN108605650A 公开(公告)日: 2018-10-02
发明(设计)人: 罗霞;许晓燕;江南;余梦瑶;贺黎铭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18/20;A01G18/40
代理公司: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代理人: 高芸
地址: 610041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灵芝三萜 二氧化碳 栽培 出芝管理 控制环境 制作 中药材栽培 技术效果 灵芝子实 栽培阶段 栽培灵芝 栽培袋 栽培种 灵芝 母钟 自然环境 发现
【说明书】:

发明属于中药材栽培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提高灵芝三萜类成分含量的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可以显著的提高灵芝三萜类成分的含量。本发明灵芝的栽培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制作母钟;制作栽培种;制作栽培袋;出芝管理;其特征在于:出芝管理在灵芝子实体形成的栽培阶段时,控制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至500‑900ppm。自然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00‑500ppm,发明人意外的发现,通过控制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技术方案,提高灵芝三萜类成分的含量的技术效果,为栽培灵芝提供了一种的技术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栽培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提高灵芝三萜类成分含量的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可以显著的提高灵芝三萜类成分的含量。

背景技术

灵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 ex Fr.)Karst是担子菌纲(Basidiomycotina),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灵芝属(Ganoderma)真菌,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灵芝三萜类化合物主要具有抗肿瘤、保护肝脏、抗HIV病毒、抗组织胺释放、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由于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显著,《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部)也将其纳入评鉴灵芝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

Takashi Kubota等于1982年首次从灵芝子实体干燥的表皮中分离出两个新的三萜单体—灵芝酸A和灵芝酸B,到2012年,已在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培养液中发现的三萜化合物超过150多种,并且这些三萜类物质多数为高度氧化的羊毛甾烷型衍生物,多数具有苦味。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为400~600KDa,结构较为复杂,目前已知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有7类不同的母核结构,母核上有多个不同取代基,如甲基、羟基、羧基、酮基、乙酰基和甲氧基等。三萜类根据碳原子数的不同也可分为C30,C27和C24三种;依据所联接官能团和侧链结构不同,划分为灵芝酸类、醇类、醛类、内酯类等几个大类灵芝酸、灵芝孢子酸、灵芝内酯、灵芝醇、灵芝醛、赤灵酸、灵赤酸、赤芝酮等10多种。

灵芝三萜类成分是评价灵芝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提高灵芝三萜类成分是近年学者研究的热点。姚强等研究发现亚油酸还灵芝胞内三萜和胞外三萜量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姚强等研究发现稀土元素在适宜浓度时对灵芝三萜的产量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赵蔚发现随着培养基中氮(如谷氨酰胺)浓度的不断减少,四种单体灵芝酸GA-Mk,GA-T,GA-S及GA-Me的产量明显提高;骆军鑫等发现采用震荡-静置两阶段培养法进行灵芝液体深层发酵培养与液体震荡培养法相比,灵芝菌丝体胞内总三萜含量提高了1.7倍左右;刘高强等研究发现蜣螂虫粉的添加,能显著促进灵芝胞外三萜的形成。谢丽源等发现以厚朴和桑枝为栽培基质灵芝三萜含量明显低于以青杠为栽培基质灵芝;梅锡玲研究发现绿光和蓝光处理对提高灵芝菌丝体三萜酸种类和含量均有促进作用;郭耀辉研究发现菊花非要用部位栽培灵芝能提高灵芝三萜含量。

在此背景下,发明人在对二氧化碳浓度对灵芝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明显的提高栽培灵芝子实体三萜类成分的含量,由此发明人欲提供一种全新的提高灵芝三萜类成分含量的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芝的栽培方法,采用该方法栽培灵芝可以显著的提高灵芝三萜类成分的含量。

本发明灵芝的栽培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制作母钟;制作栽培种;制作栽培袋;出芝管理;其特征在于:出芝管理在灵芝子实体形成的栽培阶段时,控制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至500-900ppm,并大于500ppm。

通常情况下,自然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为200-500ppm。发明人意外的发现,在控制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至500-900ppm时,培养所得的灵芝子实体的三萜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自然环境二氧化碳浓度条件所培养的灵芝子实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8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