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集成化的直升机挂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3583.4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5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熊哲;项文科;阴俊;王丽伟;杨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1/08 | 分类号: | B64D1/08;B64D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集成化 直升机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集成化的直升机挂梁结构,属于直升机悬挂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挂梁,用于连接机体,并向远离机体的方向延伸形成悬挂梁;爆控机构,固定在所述悬挂梁上,并与悬挂的载体电联;挂钩机构,通过两端设置的挂钩组件固定在所述悬挂梁上,所述挂钩机构至少设置有两个挂点,用于悬挂载体;传动机构,固定在所述悬挂梁上,并与所述挂钩机构电联;对中装置,设置在悬挂梁两端,并向待挂载的载体方向延伸有压接件,所述压接件能够被控制伸缩,以压紧悬挂的载体。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设计分离面的划分与工艺分离面的划分相吻合,且结构设计已尽量采用整体化,减少零件及连接件数量,从而减少了装配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悬挂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集成化的直升机挂梁结构。
背景技术
载体悬挂装置通常要考虑挂载物的重心以及稳定性,现有技术中,特别是稳定性较差,随着直升机运动,挂载物通常晃动较为厉害,而挂载物又属于标件,无法在其上增加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集成化的直升机挂梁结构,包括:
机体挂梁,用于连接机体,并向远离机体的方向延伸形成悬挂梁;
爆控机构,固定在所述悬挂梁上,并与悬挂的载体电联;
挂钩机构,通过两端设置的挂钩组件固定在所述悬挂梁上,所述挂钩机构至少设置有两个挂点,用于悬挂载体;
传动机构,固定在所述悬挂梁上,并与所述挂钩机构电联;
对中装置,设置在悬挂梁两端,并向待挂载的载体方向延伸有压接件,所述压接件能够被控制伸缩,以压紧悬挂的载体。
优选的是,所述机体挂梁设置为弧形,通过四个接头挂接在机身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挂钩组件上设置有压接锁紧件,通过压接方式固定所述挂钩机构。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对中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悬挂梁的两端。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任一对中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移动机构以及向悬挂载体处延伸的两个压片,所述压片通过摇臂连接至移动机构的一端,所述移动机构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并以螺纹方式控制其在壳体内的运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开伞控制机构,用于当直升机投放悬挂载体时,打开连接在所述悬挂载体的挂伞。
本发明关键点:在保证与机体结构原接口位置不变的基础上,重新优化设计折叠式载体挂梁,采用功能模块与承力挂梁一体化融合形式,设计出综合直升机挂架系统,实现载体挂梁重量轻、空间布置合理的需求。
根据原有直升机悬挂装置的特点,取消了传统的铝合金骨架形式,将各功能模块直接与组合挂梁进行一体化设计,直升机悬挂装置中前后接头组件通过11个M8螺栓与直升机悬挂梁连接,前后止动器通过8个M6螺栓与组合挂梁的前、后梁连接。
该综合直升机挂架系统具备以下优点:
1.空间利用率高:满足机身单侧安装投放系统对机身重心和离地高度的要求;
2.工艺简单经济:采用模块化设计,设计分离面的划分与工艺分离面的划分相吻合,且结构设计已尽量采用整体化,减少零件及连接件数量,从而减少了装配工作量。零件加工均采用成熟的制造工艺,便于与机体结构的连接;
3.功能使用:整体结构与各功能模块都能实现快速拆卸、操作简单;
4.安全性:综合挂架系统的强、刚度设计综合考虑了直升机起飞、着陆和最大过载状态下的各受力构件的应力及应变要求,采用了安全寿命设计,保证其功能、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35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