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1852.3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6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谢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膜片组 导电框架 环形支撑结构 背光模组 胶框 液晶显示装置 参考电压输入端 液晶显示面板 边缘延伸 尺寸公差 触控信号 容置空间 稳定现象 组装公差 电连接 部材 触控 底面 粘附 | ||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并通过遮光胶带连接;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组、胶框、导电框架以及环形支撑结构;
其中,所述导电框架与一参考电压输入端电连接,且粘附在所述胶框的底面;
所述光学膜片组和所述环形支撑结构设置于由所述胶框和所述导电框架构成的容置空间内;
所述环形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组与所述导电框架之间,且沿所述光学膜片组的边缘延伸;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压力触控电极,所述压力触控电极与所述背光模组中的导电框架组成压力触控装置;
所述光学膜片组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存在一间隙;
所述间隙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环形支撑结构的厚度;
所述间隙的宽度不为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框架通过双面胶粘附在所述胶框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框架为平板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框架为铁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结构为环形单面胶带,所述环形单面胶带的胶黏层设置于所述环形单面胶带靠近所述铁框的一侧,所述环形单面胶带通过所述胶黏层与所述铁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结构为环形塑料支撑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结构的厚度取值范围为0.1-0.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上增光片、下增光片、扩散片、导光板以及反射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框架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取值范围为0-0.3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触控感应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或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复用为所述压力触控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触控驱动电极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所述触控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触控驱动电极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上,所述触控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均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均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自电容触控电极,所述自电容触控电极复用为所述压力触控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18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