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化光电被动测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9550.2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7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宝;刘建国;祝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1/12 | 分类号: | G01S11/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化 光电 被动 测距 装置 | ||
一种小型化光电被动测距装置,包括:一光学接收望远镜;一排半透半反镜,第一个半透半反镜位于光学接收望远镜的光路上,并接收望远镜的信号,并将其透射及反射,第二个半透半反镜接收第一个半透半反镜的反射信号,其余各半透半反镜依次接收前一个半透半反镜的透射信号,并将接收的信号再透射及反射,形成多条光路;一第一排成像传感器,其第一个成像传感器接收第一个半透半反镜的透射信号,其余成像传感器对应位于第奇数个半透半反镜的反射光路上;一反射镜组接收第偶数个半透半反镜的反射信号;一第二排成像传感器接收各反射镜组的反射信号;一信息处理单元,其接收第一排及第二排成像传感器的多条光路的视频信号,并对接收的视频信号进行距离反演算法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定位与光电对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光电被动测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军事技术变革的不断推进,精确制导、定点打击等高技术武器层出不穷,以成为各军事强国角力的主战场。精确打击的前提在于高精度的目标态势感知,不仅是目标的二维强度信息,更包括目标的距离和方位信息。其中距离信息又是定位的基础,因此在光电定位定向中,最为核心的即为光电测距技术。
光电测距技术主要分为主动测距技术和被动测距技术。主动测距主要基于激光测距模式,通过发射连续或脉冲激光照射目标,并接收回波信号,依据时间或相位信息反演目标的距离信息。主动方式最大的缺点是隐蔽性差,尽管现在为提高隐蔽性采用1.54μm或10.4μm等人眼不可见波段激光,但对方毕竟仍能通过光电探测器予以侦测,所以隐蔽性难以满足光电对抗需求。
被动测距技术则是通过探测物体的自然光辐射并进行分析来确定物体的距离,目前,最为典型的有双目三角测距技术,但由于测距误差大,各站间成像基准面共面难度大、不共面情况下面间距测量误差较大,加之由于成像方位不同,对目标的测角误差也不同,因此总的测距误差较大。另外,多站测距系统复杂、体积大、校准难度大,难以进入实用化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多站测距中系统笨重、多站间成像水平基准面难以共面、非共面条件下存在较大基准面间测量误差和多站间目标倾角测量一致性误差等方面带来的距离反演精度低问题,提出一种小型化光电被动测距装置,通过折返式光路变换形成光程差,即可大大减小装置的体积和重量,又可实现多传感器间的共轴成像,提高了测距精度,利于相关技术的工程化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化光电被动测距装置,包括:
一光学接收望远镜;
一排半透半反镜,其第一个半透半反镜位于光学接收望远镜的光路上,并接收光学接收望远镜的信号,并将其透射及反射,第二个半透半反镜接收第一个半透半反镜的反射信号,其余各半透半反镜依次接收前一个半透半反镜的透射信号,并将接收的信号再透射及反射,形成多条光路;
一第一排成像传感器,其第一个成像传感器接收第一个半透半反镜的透射信号,其余成像传感器对应位于第奇数个半透半反镜的反射光路上;
一反射镜组,其分别接收第偶数个半透半反镜的反射信号;
一第二排成像传感器,其分别对应接收各反射镜组的反射信号,形成多条光路;
一信息处理单元,其接收第一排及第二排成像传感器的多条光路的视频信号,并对接收的视频信号进行距离反演算法处理。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本发明,可以实现较传统多站测距更高的测距精度;
2、利用本发明,可实现对任意改变姿态的目标的实时测距;
3、利用本发明,可实现对多传感器的共光轴测距;
4、利用本发明,可实现被动测距装置的小型化设计,有利于产品的工程化应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95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