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硒麦芽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77060.9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6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佳;袁林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20 | 分类号: | A23L7/20;A23L33/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麦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硒生物营养强化小麦粒制备高硒麦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硒作为一种生物微量元素,是目前已知的14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保护视神经、保护心脏和肝脏等重要生理功能。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在用硒防治克山病、大骨节病及肿瘤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中国有72%的地区属于缺硒或低硒地区,造成大量人群存在硒摄入量不足的“隐性饥饿”问题,因此,开发科学的补硒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专利CN201310178965.5、CN201410104584.7采用普通小麦通过亚硒酸钠水溶液浸种、喷淋的方式得到富硒麦芽,但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无机硒的残留,给食品安全带来风险;发明专利CN201310515096.0采用普通小麦种子浸种、苗床纸吸附和初芽期喷淋有机硒液的富硒技术来实现小麦芽苗富硒,但所得小麦芽苗中硒的含量较低,硒的转化效率并不高且操作工艺较为复杂;发明专利CN201210290101.8以普通小麦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在小麦生长期撒施纳米硒植物营养剂,成功获得了一种高硒小麦,麦粒含量在5-150mg/kg之间。而高硒小麦在发芽过程中,多种酶活性提高,大分子营养物质会降解成更易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随着生长的进行,麦粒中贮存的硒会向麦芽的其他生理部位富集,同时硒在形态上发生部分改变。众多研究显示,硒的甲基化程度是影响硒的抗癌活性的重要因素,其中甲基硒化合物的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比亚硒酸钠、硒代蛋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的活性要高。
因此,通过采用硒生物营养强化得到的高硒小麦进行发芽处理,既可避免无机硒残留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时又可获得高含量的麦芽有机硒,所得高硒麦芽可广泛应用于功能食品领域,极大提高了高硒小麦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硒生物营养强化小麦粒为原料,提供一种高硒麦芽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硒生物营养强化小麦粒为原料,避免了高硒麦芽制备过程中的无机硒的残留,更加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一种高硒麦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硒生物营养强化小麦粒置于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浸泡,然后取出用超纯水(电阻率大于18.2MΩ*cm)冲洗5次以上,至无次氯酸钠残留,得到处理后的小麦粒。
(2)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小麦粒置于水中浸泡4-7h,取出、放置发芽,麦芽长至2-6cm时进行采集,优选地,在4-5cm时采集;
(3)将步骤(2)中采集的麦芽风干凋萎10-14h,优选12h,然后干燥至恒重,得到所述高硒麦芽。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硒生物营养强化小麦粒中总硒含量为5-150微克/克(干重),优选20-60微克/克(干重),其中总硒中的有机硒含量≥70%。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百分数为4-6%,优选5%。
进一步的,步骤(1)中,硒生物营养强化小麦粒置于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浸泡4-6min,优选5min。
进一步的,步骤(2)中,处理后的小麦粒在20-25℃下置于水中浸泡。
进一步的,步骤(2)中,处理后的小麦粒用18.2MΩ超纯水浸泡4-8h,优选6h。
进一步的,步骤(2)中,发芽时,采用恒温恒湿箱,设置温度为18-22℃,优选20℃,湿度为88-92%,优选90%,每隔6h需重新喷水一次。
进一步的,步骤(4)中,在40-60℃下鼓风干燥至恒重(约24h),优选50℃。
本发明的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高硒麦芽,所述高硒麦芽的芽和根部含有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高硒麦芽,总硒含量相对原有小麦粒提高60-80%,发芽后分为芽、籽粒、根三部分,籽粒内有机硒含量≥60%,芽内有机硒含量≥80%,根内有机硒含量≥75%,且硒向芽和根部富集,获得了比原有籽粒更高硒含量的麦芽,实现了硒的二次强化;
2、相对原有的小麦籽粒,在芽和根部检测出一种没有在原有籽粒中出现的含硒氨基酸,即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该氨基酸具备更高的抗癌活性,占总硒含量的10-30%;
3、避免了传统亚硒酸钠溶液浸泡制备所得高硒麦芽中的无机硒的残留,更加安全,可靠;
4、所得高硒麦芽可作为可靠硒源应用于功能食品领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健康需求,同时提高了高硒小麦的利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7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环保的蒸谷米制备方法
- 下一篇:烟花自动装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