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最大接收功率的异构蜂窝网络接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075396.1 | 申请日: | 2016-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2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彭代渊;梁宏斌;罗玉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48/18;H04W74/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张辉,崔建中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最大 接收 功率 蜂窝 网络 接入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最大接收功率的异构蜂窝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协作接入添加到传统异构网络接入系统中,所述传统异构网络接入系统为:传统异构网络面对终端业务请求时,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存在两种:分别为宏基站和Small Cell传输,终端接入方式有两种:基站型和Small Cell型,系统会按照相应的选网标准来决定终端是接入宏基站还是Small Cell来完成通信;
在协作接入添加到传统异构网络接入系统后,部分终端在接入时能够同时选择两种制式,即基站与Small Cell协作接入,此时基站和终端通信划分成三种:直接基站传输,直接SmallCell传输,Small Cell与基站协作传输;
假定第i个Small Cell的发送功率为Psi,其值远低于宏基站的发送功率Pb,终端u从第j个Small Cell中检测到的信号功率表示成Psj|hu,j|2,从宏基站检测的到信号功率表示成Pb|hu,0|2,其中终端u与第j个Small Cell之间的信道增益用hu,j来表示,终端u与宏基站之间的信道增益用hu,0来表示;
则具体步骤为:
步骤1:判定终端是否为基站型;若发送功率Pb|hu,0|2>Psj|hu,j|2成立,终端是基站型,终端直接接入宏基站,若发送功率Pb|hu,0|2>Psj|hu,j|2不成立,终端进入第二步判断;
步骤2:终端根据{j*}=argmax{Psj|hu,j|2}找到编号为j*的最佳Small Cell节点;
步骤3:终端需要依据宏基站的剩余带宽B0、编号为j的Small Cell的剩余带宽和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继续做抉择;若成立,α为SINR的阀值,判定终端u为Small Cell型,终端直接接入Small Cell,;若不成立,α为SINR的阀值,判定终端u为协作型,终端就直接选择基站与编号为j*的Small Cell协作接入;
当不成立,则是两种情况,其一:若Pb|hu,0|2<Psk|hu,k|2成立,编号为j的SmallCell的剩余带宽和编号为k的Small Cell的剩余带宽Bk充足,终端就直接选择编号为j*和k的Small Cell协作接入;若Pb|hu,0|2<Psk|hu,k|2不成立,编号为j的Small Cell的剩余带宽和宏基站的剩余带宽B0充足,终端就直接选择宏基站与编号为j的Small Cell协作接入;
当出现两个Small Cell协作进行通信时,终端u对应的SINR和速率分别是:
Ru,j,k=log(1+SINRu,j,k);
其中,
终端等级用λ表示,λ∈{1,2},λ=1表示该终端为高级用户,λ=2表示该终端为普通用户;
宏基站的剩余带宽为B0,Small Cell的剩余带宽为Bi,1≤i≤Ns,i表示Small Cell的编号;
假定该异构网络总的系统带宽为B,加性高斯白噪声满足n~CN(0,δ2),采用衰落极为平缓的信道,即慢频率选择性衰落,使其能够在一个发送时隙内维持各子载波信道增益h稳定为常数,则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表达式分别为:
式中u=1,2,…,Nu;j=1,2,…,Ns;σ2为噪声功率,SINRu,0即是基站型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u,j则是Small Cell型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u,0,j则是协作型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
基站型、Small Cell型、协作型终端下行通信的信道容量计算公式分别为:
Ru,0=log(1+SINRu,0),Ru,j=log(1+SINRu,j),Ru,0,j=log(1+SINRu,0,j);
考虑终端发起接入的时间、用户等级和数据速率,建立相应的接入优先级模型Dj,
Dj={ra,rb,…,rl}
式中,ra表示终端a的数据速率,a表示终端序号,j表示候选网络序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53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顶盖天窗翻边模具的防回弹结构
- 下一篇:一种驾驶室纵梁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