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的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74789.0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6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栋;占晴;胡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久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48 | 分类号: | A61K9/48;A61K9/50;A61K47/38;A61K47/14;A61K31/4439;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肠溶微丸 兰索拉唑 制备 工业化大生产 生物利用度 质量可控性 包衣技术 制备工艺 质量稳定 肠溶层 隔离层 碱性层 均一性 释放度 主药层 微丸 载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著提高稳定性且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兰索拉唑肠溶微丸。肠溶微丸采用了微丸载药包衣技术,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主药层、碱性层、隔离层和肠溶层。该方法制备的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制备工艺简单,生产量大,质量可控性好,产品质量稳定,释放度快速,均一性好,生物利用度高,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的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系继奥美拉唑(Omeprazole)之后由武田公司开发的世界上的第二个质子泵抑制剂类抗溃疡药,可选择性的抑制胃壁细胞中的质子泵H+/K+-(三磷酸腺苷)ATP酶,阻断胃酸分泌的终末环节而发挥抑酸作用,临床上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旋杆菌、佐-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症(胃泌素瘤)的治疗。作为奥美拉唑的升级换代产品,兰索拉唑因在吡啶环4位侧链导入氟而且有三氟乙氧基取代基,其生物利用度较奥美拉唑提高30%以上,可作用于H
兰索拉唑的化学结构式为:
分子式:C
兰索拉唑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吡啶环,故呈弱碱性。它易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可溶于甲醇,难溶于无水乙醇,微溶于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乙腈,极难溶于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它对湿、热、光不稳定,特别是在酸性溶液中降解速率更快(pH值为5时,t
由于兰索拉唑对光、湿、酸等因素均不稳定,目前国产兰索拉唑口服制剂多采用三层微丸结构,利用树脂隔离层包衣。但国产兰索拉唑口服制剂稳定性没有国外原研产品的稳定性好。为改善兰索拉唑制剂稳定性,本申请发明四层微丸结构,该微丸显著改善了兰索拉唑口服制剂的稳定,同时保证微丸有较好的耐酸性和释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显著提高稳定性的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兰索拉唑肠微丸,从内至外,分为四层,依次包括以下组成成分:(1)主药层 将兰索拉唑与药用辅料配成混悬液,均匀喷到空白丸芯上,制成载药微丸;(2)碱性层.将适宜的碱性辅料与粘合剂配制成碱性溶液,喷到载药微丸上,形成碱性层,(3)隔离层:将遮光剂、粘合剂、润滑剂配制成溶液,喷到上述微丸,形成隔离层,(4)肠溶层:由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与适宜药用辅料配制成溶液,喷到上述微丸,形成肠溶层,即得兰索拉唑肠溶微丸。
空白丸芯选用粒径为0 26~1 5mm的药用微丸,可选用蔗糖微丸、微晶纤微素微丸、淀粉微丸,具有圆整度好,载药均匀等特点,并且在胃肠道表面分布面积增大,可减少刺激性,提高生物利用度。优选的,空白丸芯为蔗糖微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久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久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4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