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的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74789.0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6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栋;占晴;胡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久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48 | 分类号: | A61K9/48;A61K9/50;A61K47/38;A61K47/14;A61K31/4439;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肠溶微丸 兰索拉唑 制备 工业化大生产 生物利用度 质量可控性 包衣技术 制备工艺 质量稳定 肠溶层 隔离层 碱性层 均一性 释放度 主药层 微丸 载药 | ||
1.一种兰索拉唑肠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溶微丸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以下组成成分:
(1)主药层 由兰索拉唑与药用辅料配成混悬液后喷到空白丸芯上形成的载药微丸;
(2)碱性层:由碱性辅料与粘合剂配制成碱性溶液,喷到载药微丸上形成的碱性层;
(3)隔离层.将遮光剂、粘合剂、润滑剂配制成溶液,喷到上述微丸后形成的隔离层;
(4)肠溶层:将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与药用辅料配制成溶液,喷到上述微丸后形成的肠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白丸芯选用粒径为026~1 5mm的药用微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微丸可选自蔗糖微丸、微晶纤微素微丸、淀粉微丸,优选为蔗糖微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层可采用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碳酸镁等碱性辅料进行碱化,与羟丙甲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粘合剂配制成碱性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兰索拉唑肠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可选自羟丙甲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羧甲基纤维素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兰索拉唑肠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辅料优选为碳酸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兰索拉唑肠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优选为羟丙甲基纤维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索拉唑肠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溶微丸由下列成分组成:
空白微丸(蔗糖型):205g
主药层:
兰索拉唑 30g
羟丙甲基纤维素 10g
吐温-80 2g
碱性层:
羟丙甲基纤维素 5g
碱式碳酸镁 5g
隔离层:
羟丙甲基纤维素 15g
聚乙二醇-6000 4g
二氧化钛 5g
滑石粉 5g
肠溶层:
肠溶包衣液 125g
柠檬酸三乙酯 4g
滑石粉 5g。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兰索拉唑肠溶微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载药微丸
将兰索拉唑与药用辅料配成混悬液后,喷到空白丸芯上形成载药微丸;
(2)制备碱性层
将碱性辅料与粘合剂配制成碱性溶液,喷到载药微丸上形成碱性层;
(3)制备隔离层
将遮光剂、粘合剂、润滑剂配制成溶液,喷到上述微丸后形成隔离层,
(4)制备肠溶层
用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与药用辅料配制成溶液,喷至上述微丸上,形成肠溶层,即得兰索拉唑肠溶微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久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久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47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