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绵羊肺炎支原体低血清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1308.0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5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利;储岳峰;郝华芳;赵萍;刘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9/02;A61P31/04;A61P11/00;C12R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姜司晨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绵羊肺炎支原体 培养基 低血清 血清 制备 滴度 小牛胸腺DNA 培养基培养 水解乳蛋白 葡萄糖 半胱氨酸 丙酮酸钠 谷氨酰胺 活菌菌液 去离子水 生物安全 新鲜酵母 应激反应 转铁蛋白 青霉素 胰岛素 浸出液 马血清 酚红 菌液 羊体 异源 过敏 半成品 生产成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绵羊肺炎支原体低血清高效培养基,含有以下组分:MEM、丙酮酸钠、葡萄糖、Hank’s液、新鲜酵母浸出液、L‑谷氨酰胺、L‑半胱氨酸、水解乳蛋白、小牛胸腺DNA、胰岛素、转铁蛋白、青霉素、马血清、酚红、去离子水;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绵羊肺炎支原体培养基血清含量仅为5%,是现有技术培养基血清含量的1/4;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绵羊肺炎支原体半成品菌液滴度达1010 CCU/ml,明显高于现有技术培养基。低血清高效培养基培养绵羊肺炎支原体,既减轻了异源血清对羊体的过敏应激反应,提高了生物安全,也提高了活菌菌液滴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用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绵羊肺炎支原体低血清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能够引起绵羊和山羊的间质性肺炎,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流鼻涕、消瘦、贫血、生长发育迟缓等。1963年Mackay等首次从苏格兰绵羊病肺中分离出绵羊肺炎支原体。绵羊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目前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绵羊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发病报道,给世界养羊业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1978年我国学者首次在四川省从新西兰引进边区莱斯特种羊的后代羔羊中分离出绵羊肺炎支原体。随后我国多个省市相继有山羊和绵羊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发病的报道,该病在我国广泛流行,成为危害我国养羊业的一种重要病原。
疫苗免疫是预防控制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防控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依赖灭活疫苗。培养基是疫苗生产工艺的关键。目前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培养基主要有改良KM2培养基、改良Thiaucourt's培养基、TSB-1培养基等。现有技术培养基培养绵羊肺炎支原体存在培养时间长、活菌滴度低、繁殖能力差等问题。此外,现有技术培养基中血清含量普遍为20%,高含量血清制备的疫苗无疑增加了异源血清对羊体的过敏应激反应,最终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制苗成本。如果单纯降低现有技术培养基中血清含量,会导致培养绵羊支原体抗原滴度低10~100倍左右,既达不到免疫所需抗原剂量,又需提高浓缩倍数,实际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开发绵羊肺炎支原体低血清高效培养基成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疫苗研究和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绵羊肺炎支原体低血清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绵羊肺炎支原体低血清高效培养基,每1000ml低血清高效培养基由基础培养基和辅助培养基组成;
所述基础培养基中含有以下组分:
(1)MEM6.0~7.0 g,
(2)丙酮酸钠5.0~6.0 g,
(3)葡萄糖5.0~6.0 g,
(4)质量浓度为1%的酚红2.0~2.5 ml,
(5)Hank’s液 500 ml,
(6)去离子水300 ml;
所述辅助培养基中含有以下组分:
(7)质量浓度为25%的新鲜酵母浸出液 30~50 ml,
(8)质量浓度为3%的L-谷氨酰胺16~17 ml,
(9)质量浓度为10%的L-半胱氨酸4.0~6.0 ml,
(10)质量浓度为15%的水解乳蛋白 32.0~35.0 ml,
(11)10 mg/ml的转铁蛋白 0.8~1.5ml,
(12)10 mg/ml的胰岛素 0.8~1.5 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1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的聚缩酮PK3及制备方法和医用用途
- 下一篇:具耐热性的果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