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承插式共同管沟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3486.9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沈强儒;曹慧;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唐宁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沟 柔性承插式 闭水试验 基底处理 基坑回填 基坑开挖 技术效果 外观检查 止水橡胶 基坑 监控量 回填 质量控制 固结 管节 施工 吊装 预制 进场 运输 安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柔性承插式共同管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共同管沟的预制生产、运输以及进场时对所述的共同管沟进行外观检查;S2:所述共同管沟的基坑开挖与基底处理;S3:所述共同管沟的安装固结,其包括所述共同管沟定位与吊装、止水橡胶圈的安装、管节安装、闭水试验及下一道工序;S4:完成步骤S3后,将所述基坑回填处理;S5:将步骤S4所述回填处理后的沟底基坑进行监控量测内容。本发明技术效果为工序操作较为简单,便于安全和质量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地下构筑物领域,特别涉及柔性承插式共同管沟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市政共同管沟内含城市给排水、消防、通信和电力和电信等系统,将原来这些位于地面上的基础设施转为地下,节省了大量宝贵的地面空间。由于具备这一重要功能,市政管沟在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由于项目预制段管沟总长度长,节数多,任务重,且频繁吊装作业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大。如果事先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管沟的施工不仅会极大影响成本,而且很可能会造成一些安全、质量事故。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柔性承插式市政共同管沟的施工方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柔性承插式共同管沟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共同管沟的预制生产、运输以及进场时对所述共同管沟进行外观检查;
S2:所述共同管沟的基坑开挖与基底处理;
S3:所述共同管沟的安装固结,其包括所述共同管沟定位与吊装、止水橡胶圈的安装、管节安装、接口防渗处理、闭水试验及下一道工序;
其中,所述接口防渗处理具体为:预制管节接口之间采用2道防渗条防渗,2道防渗条之间形成了一个环形密封空间,作为现场管道安装时的试压空间。
S4:完成步骤S3后,将所述基坑回填处理;
S5:将步骤S4所述回填处理后的沟底基坑进行监控量测内容。
上述的施工方法,步骤S1所述共同管沟的预制生产包括:
S101:钢筋制作及加工:钢筋外表面洁净、无锈皮、油漆、油污;下料长度符合设计图纸,弯曲无裂纹;滚焊成型时控制滚焊成型的笼内径,纵向直径,根数及长度,环向径的间距;对滚焊成型的钢筋笼每个必检,保证合格品投入使用;钢筋内外滚焊成型后直接在钢筋混焊机上进行定位和保护层焊接;钢筋骨架组装控制整体钢筋骨架的内外径及长度,对于滚焊成型的钢筋笼进行严格控制;钢筋加工时主要检测环向钢筋的直径及间距,保证隐蔽工程全数验收合格;
S102:模具的安装及预埋件的预理:底托及内外模具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并检查模具是否清理干净;底托就位,内模装入底托的就位卡中,吊入加工成型的钢筋笼,检查钢筋笼到位;拉起内模定位钢丝绳,使内模门板就位,插上内模定位插销;检查内模门板是否到位,定位插销有没有插到位;装入外模,外模定位销到位,锁紧合缝螺钉,检查外模合缝是否锁紧、检查内外模到位后,在顶模端装入8个定位卡,固定内外模间距,检查8个定位卡是否到位;支架预理件外露面应进行除锈、防腐处理,除锈等级为Sa2.5;防腐涂层由环氧富锌底漆2道,每道30μm,环氧厚浆漆2道,每道50μm,丙烯酸脂肪族聚氨酯面漆2道,每道40μm组成,面漆颜色应与今后安装的经处理后的管线支架外观颜色一致;
S103: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计算机自动配料系统,依据混凝土配合比单,严格控制混凝土用水量,第1盘料出盘时检测混凝土坍落度;拌和质量应有一定的保证,杜绝离析现象发生;
混凝土的灌注、捣固:采用自动分料,变频振动,防止漏捣或偏捣,顶层混凝土必须经平板振动器拖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34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