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承插式共同管沟的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63486.9 申请日: 2016-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6759474B 公开(公告)日: 2018-12-21
发明(设计)人: 沈强儒;曹慧;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 南通大学
主分类号: E02D29/045 分类号: E02D29/045
代理公司: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代理人: 唐宁
地址: 226019***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管沟 柔性承插式 闭水试验 基底处理 基坑回填 基坑开挖 技术效果 外观检查 止水橡胶 基坑 监控量 回填 质量控制 固结 管节 施工 吊装 预制 进场 运输 安全 生产
【权利要求书】:

1.柔性承插式共同管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共同管沟的预制生产、运输以及进场时对所述共同管沟进行外观检查;

S2:所述共同管沟的基坑开挖与基底处理;

S3:所述共同管沟的安装固结,其包括所述共同管沟定位与吊装、止水橡胶圈的安装、预制管节安装、接口防渗处理、闭水试验及下一道工序;

其中,所述接口防渗处理具体为:预制管节接口之间采用2道防渗条防渗,2道防渗条之间形成了一个环形密封空间,作为现场管道安装时的试压空间;

S4:完成步骤S3后,将所述基坑回填处理;

S5:将步骤S4所述回填处理后的基坑进行监控量测;

其中,所述步骤S3所述共同管沟的安装固结包括:

S301:所述共同管沟定位与吊装;

S302:止水橡胶圈的安装;

S303:预制管节:采用内拉法安装,在始终处于悬吊状态的相邻预制管节分别装上受力插销,通过手拉葫芦将两节预制管节均匀靠拢,两侧应对称、同时进行张拉,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S304:接口防渗处理:在预制管节之间采用2道防渗条防渗,2道防渗条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密封空间;

S305:闭水试验:在现场安装预制管节时,对预制管节的2道防渗条的间隙处进行抗渗试验,抗渗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试验水头取管顶覆土厚度加1m,每次加压0.01MPa至设计压力时,持压5min,检查试验情况,预制管节的任一单侧没有漏水现象出现,则闭水试验合格;

S306:闭水试验测试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共同管沟的预制生产包括:

S101:钢筋制作及加工:钢筋外表面洁净、无锈皮、油漆、油污;下料长度符合设计图纸,弯曲无裂纹;滚焊成型时控制滚焊成型的钢筋笼的内径、根数及长度、环向钢筋的间距;对滚焊成型的钢筋笼每个必检,保证合格品投入使用;钢筋内外滚焊成型后直接在钢筋滚焊机上进行定位和保护层焊接;钢筋骨架组装控制整体钢筋骨架的内外径及长度,对于滚焊成型的钢筋笼进行严格控制;钢筋加工时主要检测环向钢筋的直径及间距,保证隐蔽工程全数验收合格;

S102:模具的安装及预埋件的预理:底托及内外模具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并检查模具是否清理干净;底托就位,内模装入底托的就位卡中,吊入加工成型的钢筋笼,检查钢筋笼到位;拉起内模定位钢丝绳,使内模门板就位,插上内模定位插销;检查内模门板是否到位,定位插销有没有插到位;装入外模,外模定位销到位,锁紧合缝螺钉,检查外模合缝是否锁紧;检查内外模到位后,在顶模端装入8个定位卡,固定内外模间距,检查8个定位卡是否到位;支架预理件外露面应进行除锈、防腐处理,除锈等级为Sa2.5;防腐涂层由环氧富锌底漆2道,每道30μm,环氧厚浆漆2道,每道50μm,丙烯酸脂肪族聚氨酯面漆2道,每道40μm组成,面漆颜色应与今后安装的经处理后的管线支架外观颜色一致;

S103: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计算机自动配料系统,依据混凝土配合比单,严格控制混凝土用水量,第1盘料出盘时检测混凝土坍落度;拌和质量应有一定的保证,杜绝离析现象发生;

混凝土的灌注、捣固:采用自动分料,变频振动,防止漏捣或偏捣,顶层混凝土必须经平板振动器拖振;

采用蒸汽养护混凝土,以利于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共同管沟的基坑开挖与基底处理包括:

S201:采用放坡开挖形式,在基坑开挖两侧设置边沟及集水井,并在基坑底框架周边预留≥1.0m的施工空间;地基承载力要求≥120kPa,否则应进行地基处理;

S202:基坑底地基面采用30~50cm级配碎石垫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为:共同管沟安装固结完成后,进行基坑回填,回填土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执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34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