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亚稳态高镁MgZnO固溶合金薄膜激光烧蚀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2809.4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6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生;张希艳;柏朝晖;卢利平;王晓春;王能利;米晓云;孙海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8/14 | 分类号: | C23C18/14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烧蚀 金薄膜 亚稳态 高镁 溶合 凝胶膜 溶胶液 乙酸镁 乙酸锌 制作 光学功能材料 低温热处理 激光功率 激光光源 有机溶剂 掺杂量 出光口 镁离子 摩尔比 锌离子 乙醇胺 烧蚀 旋涂 | ||
亚稳态高镁MgZnO固溶合金薄膜激光烧蚀制作方法属于光学功能材料技术领域。现有技术Mg的掺杂量一般都小于0.33。本发明之亚稳态高镁MgZnO固溶合金薄膜激光烧蚀制作方法属于一种Sol‑Gel法,其特征在于,确定MgxZn1‑xO中的x的值为:0.25≦x≦0.75,按所述x的值确定乙酸锌和乙酸镁的摩尔比,将所述乙酸锌和乙酸镁溶于有机溶剂,加入与锌离子和镁离子等物质量的乙醇胺,搅拌后得溶胶液;将所述溶胶液旋涂于基片上,低温热处理得凝胶膜;采用激光烧蚀所述凝胶膜,激光功率为5~30W,烧蚀时间为1~1000sec,激光光源出光口与凝胶膜之间的距离为1~50cm,得亚稳态高镁MgZnO固溶合金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稳态高镁MgZnO固溶合金薄膜激光烧蚀制作方法,属于光学功能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MgxZn1-xO三元材料是一种基于ZnO、MgO材料的新型光电功能信息材料,与ZnO、MgO相比具有新的物理特性和应用前景。ZnO的晶体结构为六方纤锌矿,禁带宽度为3.3eV,MgO的晶体结构是立方结构,禁带宽度为7.7eV。由于Mg2+和Zn2+的离子半径十分相近,因此,在一定比例范围内Mg2+取代Zn2+形成MgZnO合金,随着Mg含量的增加,合金材料的结构从六方相向立方相改变,且合金材料的带隙宽度也从3.3eV向7.8eV递增,同时,合金材料还兼具有ZnO和MgO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当MgxZn1-xO中的x大于0.3,达到高镁比例,采用该合金材料制作的半导体器件用于日盲区紫外探测器中,在日盲区具有明显的特征吸收。
现有脉冲激光沉积法(PLD)特别适用于沉积复杂氧化物薄膜。采用该方法制备MgZnO 固溶合金薄膜时,将ZnO和MgO陶瓷靶以及基片放置于真空室内,真空室气压小于10-6Torr,加热基片,脉冲激光快速蒸发靶材,在基片上沉积生成MgZnO固溶合金薄膜。然而,在该方法中,陶瓷靶的制备本身就相当困难,而且制备过程是在高真空的苛刻条件下进行,同时由于MgO导电性能差的原因,很难起辉放电,难以成膜。另外,受到MgO在ZnO中的固溶量的限制,采用包括脉冲激光沉积法在内的现有制备方法制备MgZnO固溶合金薄膜,Mg的掺杂量一般都小于0.33,如果Mg的掺杂量超过0.33时,难以建立热力学相平衡,MgZnO固溶合金薄膜就成了ZnO和MgO的混合相,这就无法实现带隙宽度的连续调控,也就无法获得理想的日盲区响应MgZnO固溶合金薄膜。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MgZnO固溶合金薄膜中镁的掺杂量,我们发明了一种亚稳态高镁MgZnO固溶合金薄膜激光烧蚀制作方法。
本发明之亚稳态高镁MgZnO固溶合金薄膜激光烧蚀制作方法属于一种Sol-Gel法,其特征在于,确定MgxZn1-xO中的x的值为:0.25≦x≦0.75,按所述x的值确定乙酸锌和乙酸镁的摩尔比,将所述乙酸锌和乙酸镁溶于有机溶剂,加入与锌离子和镁离子等物质量的乙醇胺,搅拌后得溶胶液;将所述溶胶液旋涂于基片上,低温热处理得凝胶膜;采用激光烧蚀所述凝胶膜,激光功率为5~30W,烧蚀时间为1~1000sec,激光光源出光口与凝胶膜之间的距离为 1~50cm,得亚稳态高镁MgZnO固溶合金薄膜。
本发明其技术效果在于,采用激光烧蚀含有锌离子和镁离子的凝胶,在激光的超快高温加热作用以及高光压作用下,凝胶中的锌离子、镁离子和氧离子在短时间内发生结晶,形成亚稳态MgZnO固溶合金薄膜,这一过程不会因镁离子的量的大小而发生改变,因此,所得亚稳态MgZnO固溶合金薄膜中镁的掺杂量能够达到所需的程度,如大于0.25,可高达0.75。由于最终产物为氧化物薄膜,而氧化物比较稳定,因此,本发明之方法既不需要真空环境,也不需要特殊的保护气氛,工艺条件比较宽松。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2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PECVD设备的石墨舟推舟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晶硅锭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