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溶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3407.8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1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朋;胡颖;何玉成;靳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博为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00 | 分类号: | B01F1/00;B01F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阳开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溶解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药物溶解装置,包括振动台组件、连接在所述振动台组件下方且用于驱动所述振动台组件振动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下方的支撑组件,所述振动台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且用于传递振动的振动支撑模块以及固定在所述振动支撑模块上且用于主动夹紧药瓶的多个夹具模块。本发明通过在振动台上设置用于传递振动的振动支撑模块以及固定在振动支撑模块上且用于主动夹紧药瓶的多个夹具模块,使得药瓶内的药物可以快速充分溶解,且可以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药瓶摆放,保证药瓶夹紧不晃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物溶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静脉输液药物配制一般是由医护人员在配液室或病区治疗室内完成,目前的配药均由医护人员在生物安全柜下配置,其难以溶解粉剂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等需要较长溶解时间的药物,通常配药人员通过手腕的摆动或双手的搓动来加快西林瓶中粉剂药物的溶解过程,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尤其是在集中配药时间,配药劳动强度大。因此现在医疗单位一般通过将难以溶解的粉剂药物放置到专用的医用振动台(振荡器)上,通过振荡来加快药物溶解。现有医用振动台振动方式多样化,有的通过旋转运动实现,有的通过上下振动,也有的通过摆动实现。但在肿瘤科粉剂药物中有的药物不允许通过上下振动,因为会产生大量的泡沫。
目前人工配药过程中存在操作繁琐、手动晃动溶解效率低、溶解时间长、劳动强度高等问题;同时目前市面上的药物溶解振动台多是通过振动激励来实现快速药物溶解,振动台无法实现快速停止,不同尺寸的药瓶只能放入对应尺寸的成排布置的置物孔中,否则药瓶会在振动台置物孔中打转甚至飞出振动台,而且停止位置不精确,因此配药机器人难以精确快速抓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药物溶解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溶解装置难以使药物溶解充分且不能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药瓶摆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药物溶解装置,包括振动台组件、连接在所述振动台组件下方且用于驱动所述振动台组件振动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下方的支撑组件,所述振动台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且用于传递振动的振动支撑模块以及固定在所述振动支撑模块上且用于主动夹紧药瓶的多个夹具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支撑模块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振动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振动台底座上的振动台外壳、与所述振动台外壳远离所述振动台底座的一端连接的振动台上盖,以及一端与所振动台上盖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的多个直弹簧,所述夹具模块固定在所述振动台上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模块包括夹具壳体、环绕所述夹具壳体的内壁设置且与所述夹具壳体转动连接的多个夹片、设置在所述夹片远离所述夹具壳体的一端下方的导向滚轮、连接在所述夹具壳体的下方且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滚轮按预定滑道滑动的驱动子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子模块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夹具壳体下方的夹具底座、固定在所述夹具底座上的夹紧电机、与所述夹紧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夹紧蜗杆、与所述夹紧蜗杆传动连接的夹紧蜗轮、与所述夹紧蜗轮固定连接的夹紧驱动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夹紧驱动盘上且与所述导向滚轮连接的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模块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夹具底座上的光电开关,以及固定在所述夹紧驱动盘下端面的光电开关感应片。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振动台组件下方且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撑上平台、支撑中平台、碟簧和支撑下平台,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中平台上的振动电机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所述振动台底座过渡配合的偏心盘,所述碟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中平台和支撑下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直弹簧远离所述振动台上盖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上平台并固定在所述支撑中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中平台上且用于固定所述振动电机的电机支撑座、套设在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编码器,以及固定在所述电机支撑座上且与所述编码器匹配的计数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博为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博为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34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雾装置喷圈的钻孔定位装置
- 下一篇: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轴承座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