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路板大孔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0851.6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3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瑜;何园林;戴勇;胡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崇达电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任哲夫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板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板大孔加工方法,步骤包括:S1、确定第一引孔的孔径大小,当所需形成的大孔孔径D范围为4.0mm≤D≤6.5mm时,第一引孔直径d1为d1=D/3,当D>6.5mm时,第一引孔直径d1=D‑6.2mm;S2、钻取第一引孔,根据第一引孔的孔径大小选取钻针,加工第一引孔;S3、扩孔,在所述第一引孔的基础上,扩孔至所需求大孔的孔径,完成大孔的加工。本方案中的大孔加工方法,主要是根据孔径的范围先加工出现有钻针易于加工的引孔,然后再在此引孔的基础上经过扩孔得到所需要的大孔。该机工方法提高了大孔加工精度,减少加工大孔时出现断针的现象,提高产品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制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线路板大孔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PCB钻孔是PCB制板的一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走线需要,要钻通孔,结构需要,要钻孔做定位。多层板钻孔不是一次钻完,有些孔埋在电路板内,有些直接打通。现有大孔加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等大孔径的钻针加工。大孔径钻针的切削量大,主轴所承受的扭力过大,最后容易导致钻针崩断、钻位偏移、大孔附近出现分层等情况。行业内常备最大钻针为6.35mm,大于6.35mm的大孔无法用等大直径钻针的方法完成加工。二是选择合适的钻针在大孔内圆周叠钻加工的扩孔方式进行加工制作,此扩孔加工方法最后会在大孔中心有残留块残留。当中心残留物直径大于1.0mm时,不易被钻机中的吸尘口吸走,残留物残留在钻机中容易触碰到钻针导致其崩断。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大孔加工精度,减少加工大孔时出现断针的现象,提高产品生产质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板大孔加工方法,步骤包括:
S1、确定第一引孔的孔径大小,当所需形成的大孔孔径D范围为4.0mm≤D≤6.5mm时,第一引孔直径d1为d1=D/3,当D>6.5mm时,第一引孔直径d1=D-6.2mm;
S2、钻取第一引孔,根据第一引孔的孔径大小选取钻针,加工第一引孔;
S3、扩孔,在所述第一引孔的基础上,扩孔至所需求大孔的孔径,完成大孔的加工。
进一步的,当所需形成的大孔孔径范围为4.0mm≤D≤6.5mm时,按照圆形阵列的排布方式,钻取四个直径为d1的第一引孔。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好的第一引孔与所需形成大孔的孔边距为0.02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孔钻取步骤中,第一引孔的孔径公差控制在±0.1mm范围内。
进一步的,当D>6.5mm且第一引孔直径d1范围为0<d1<4.0mm,直接在所需形成的大孔圆心处加工一个孔径为d1的第一引孔。
进一步的,当D>6.5mm且第一引孔直径d1范围为4.0≤d1≤6.5mm时,需要在形成该第一引孔的区域范围内,按照圆形阵列排布加工四个直径为d2的第二引孔,d2=(d1/3),然后在该第二引孔的基础上,经扩孔得到孔径为d1的第一引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引孔的孔径加工公差控制在±0.1mm范围内。
进一步的,上述加工得到的直径为d2的第二引孔与所需形成的直径为d1的第一引孔间的孔边距为0.0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崇达电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崇达电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0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模具精定位辅助机构
- 下一篇:汽车用注塑件卡扣插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