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嗜麦芽假单胞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6648.1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4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娟;陈坚;汤恒;堵国成;马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52;A23C9/12;C12R1/0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嗜麦芽假单胞菌 奶制品 菌株 食品生物技术 蛋白酶 发酵上清液 高通量筛选 牛乳蛋白 配方奶粉 乳球蛋白 有效降解 奶牛场 牛乳 过敏原 可水解 酪蛋白 可用 去除 土样 分泌 过敏 制备 应用 食用 采集 婴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嗜麦芽假单胞菌及其应用,属于食品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嗜麦芽假单胞菌CCTCC NO:M 2016531是从奶牛场采集了大量土样,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的可水解牛乳蛋白的蛋白酶分泌菌株。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能有效降解αS1‑酪蛋白、β‑乳球蛋白,因而可用于去除牛乳中的过敏原、制备奶制品,包括配方奶粉,降低婴儿、成人食用奶制品过敏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嗜麦芽假单胞菌及其应用,属于食品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工业化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嗜麦芽假单胞菌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等领域,但目前在乳制品领域的应用相对较少。乳制品是婴幼儿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婴幼儿乳制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蛋白过敏。全世界儿童牛乳过敏的发生率为0.3%-7.5%,乳蛋白过敏主要是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全身过敏,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特别对于婴儿,牛乳中主要含有的酪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等作为异种蛋白,有可能成为过敏原。牛乳蛋白主要分为乳清蛋白(whey)和凝乳蛋白(curd)两部分,凝乳蛋白占乳蛋白总量的80%,αS1-酪蛋白是凝乳蛋白中最主要的一个过敏原,同时乳清蛋白的主要组成是β-乳球蛋白。
在保留乳蛋白营养价值和风味的同时有效的降低其抗原性和过敏原性依旧是一个难题,而蛋白酶水解法在有效降低和消除过敏原的同时不会影响产物的营养价值,相比于其他几种脱敏方法,如加热处理、糖基化反应和乳酸菌发酵法等,不仅可以水解部分过敏源,还可生产出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凝血、降血压等其他生理功能的多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株嗜麦芽假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S2,其于2016年9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16531,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所述嗜麦芽假单胞菌CCTCC NO:M 2016531是从奶牛场采集了大量土样,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的可水解牛乳蛋白的蛋白酶分泌菌株。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能有效降解αS1-酪蛋白、β-乳球蛋白,因而可用于去除牛乳蛋白中的过敏原、制备奶制品,包括配方奶粉,降低婴儿、成人食用奶制品过敏的风险。
“牛乳蛋白”的表述被理解为指的是至少包含一种乳清蛋白组分或一种酪蛋白组分的含水培养基。作为牛奶底物的非限制的例子,可以是提及的牛奶、牛奶浓缩物、乳制食品基质、乳酸基质等等。
生物材料保藏
嗜麦芽假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2,已于2016年9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6531。
具体实施方式
脱脂奶粉培养基:脱脂奶粉10g.L-1。
LB培养基:胰蛋白胨10.0g.L-1,酵母提取物5g.L-1,氯化钠10g.L-1。
CSN1S2酶联反应试剂盒,购自上海岚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BLG酶联反应试剂盒,购自上海岚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1嗜麦芽假单胞菌(CCTCC NO:M 2016531)的筛选方法
称取1.0g混匀土样与5mL无菌水于10mL离心管中混合,震荡混匀后,分别使用无菌水10,100,1000倍稀释后涂布脱脂奶粉平板培养基,然后于恒温培养箱内30℃静置培养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66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