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篦齿盘类零件氧化铝-二氧化钛涂层去除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6259.9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7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滕志强;杨树林;郭春光;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02 | 分类号: | C23G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赵嬛嬛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钛涂层 篦齿盘 氧化铝 发动机 去除 浸入 化学除油 工装 吊挂 修理 强碱性溶液 冷水冲洗 零件表面 返修 浓硝酸 温水 刷除 酸浸 冲洗 取出 合格率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篦齿盘类零件氧化铝‑二氧化钛涂层去除技术,包括采用吊挂工装将发动机篦齿盘类零件浸入强碱性溶液中20~30min进行化学除油;将化学除油后的零件依次采用40~50℃的温水、冷水冲洗;采用吊挂工装将洗完的零件浸入浓度为345~520g/L的浓硝酸中6~24h,其间每隔2h将零件取出对氧化铝‑二氧化钛涂层进行表面刷除;冲洗酸浸后的零件表面,直到氧化铝‑二氧化钛涂层去除干净。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篦齿盘类零件的涂层修理、返修,大幅度提高了零件的修理周期,合格率达到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零件的涂层去除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篦齿盘类零件氧化铝-二氧化钛涂层去除技术。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一级到九级轮盘及其焊接组件等均属于篦齿盘类零件,为了提高其耐磨性能,在篦齿部位喷涂了氧化铝-二氧化钛耐磨防护涂层。发动机在维修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该涂层的存在,会影响技术人员对篦齿部位的无损检查;二是个别篦齿的局部涂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基于上述两点需将该涂层清除掉,然后重新喷涂。常规采用机械车加工的方法清除涂层,由于篦齿部位尺寸精度及形状特点,车加工时易碰伤篦齿致使零件报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为此,开展篦齿盘类零件氧化铝-二氧化钛涂层去除新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机械法去除涂层导致的尺寸超差零件报废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篦齿盘类零件氧化铝-二氧化钛涂层去除技术,该技术基于化学法进行氧化铝-二氧化钛涂层去除,安全效率高,同时突破了由于涂层存在,无法实现对服役后的零件篦齿部位进行无损检查的技术瓶颈,满足了设计修理要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动机篦齿盘类零件氧化铝-二氧化钛涂层去除技术,包括采用吊挂工装将发动机篦齿盘类零件浸入强碱性溶液中20~30min进行化学除油;将化学除油后的零件依次采用40~50℃的温水、冷水冲洗;采用吊挂工装将洗完的零件浸入浓度为345~520g/L的浓硝酸中6~24h,其间每隔2h将零件取出对氧化铝-二氧化钛涂层进行表面刷除;冲洗酸浸后的零件表面,直到氧化铝-二氧化钛涂层去除干净。
上述方法中,所述发动机篦齿盘类零件在进行化学除油前若存在明显油污,需先采用酮类或者醇类有机溶剂或者180号汽油进行有机溶剂除油。
上述方法中,所述将化学除油后的零件依次采用40~50℃的温水、冷水冲洗,洗后的零件表面水膜需在10~30s内保持连续不断,否则重复化学除油和温水、冷水依次冲洗过程直至达到该结果。
上述方法中,所述强碱性溶液中含有浓度为5~15g/L的氢氧化钠、20~25g/L的碳酸钠、30~70g/L的磷酸三钠和10~20g/L的水玻璃,所述强碱性溶液的温度控制在70~90℃。
上述方法中,所述浓硝酸的浓度优选为500g/L。
上述方法中,所述浓硝酸的温度控制在50~6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首先,本发明采用化学法去除篦齿盘类零件表面的氧化铝-二氧化钛涂层,有效避免了机械法去除涂层所导致的零件报废风险,并且,可满足了篦齿大修过程检测、涂层修理要求,同时通过重新喷涂氧化铝-二氧化钛涂层可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至全寿命使用周期,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本发明在对篦齿盘类零件的氧化铝-二氧化钛涂层进行有效去除的过程中对焊缝区没有显著影响,零件去除氧化铝-二氧化钛涂层的表面与焊缝区均未见晶间腐蚀(过腐蚀)形貌,如图1~3所示;
再者,本发明的技术成本费用低,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对环境要求不苛刻,可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篦齿盘类零件的涂层修理、返修,大幅度提高了零件的修理周期,合格率达到100%;将本发明应用于每台飞机发动机的篦齿盘类零件上产值约 15万元,按年生产100台计算,则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00万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6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