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PR120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0951.0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杜吕佩;李敏勇;刘家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D221/14;C07D311/1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洁 |
地址: | 250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探针 小分子 荧光探针分子 药理学 化合物制备 生理学特征 后处理 反应条件 结构通式 药物活性 高表达 工具药 荧光团 荧光 减小 可用 式中 碳数 应用 细胞 成熟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GPR120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应用,该荧光探针的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式中R为各种荧光团,n表示碳数为1‑6。该类荧光探针分子可用于标记GPR120高表达水平的细胞或组织,并且有良好的药物活性,且荧光会因周围环境的极性减小而显著增强,可作为工具药来研究GPR120受体的药理学和生理学特征。此外,该类化合物制备方法成熟,反应条件温和,原料便宜易得,操作及后处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PR120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GPR120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是长链不饱和游离脂肪酸(FFAs)的受体(Hirasawa et al.2005)。GPR120的mRNA在多种组织都有表达,其中小肠、肺、结肠、脂肪等组织部位GPR120的表达水平较高(Hirasawa et al.2005)。在细胞水平上,GPR120的mRNA在味蕾细胞(Matsumura et al.2007)、脂肪细胞(Gotoh et al.2007)、巨噬细胞(Oh,Det al.2010)以及肠内分泌细胞(Hirasawa et al.2005)等多种细胞系中表达丰富。这说明GPR120在组织和细胞上的表达及分布水平的高低可能与许多生理疾病息息相关,例如肥胖、饮食、糖尿病等。
研究表明,长链不饱和游离脂肪酸(FFAs)刺激GPR120会促进GLP-1的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以及抗炎等一系列的生理过程(Hirasawa et al.2005)。其中,GLP-1是一种肠道分泌的荷尔蒙,具有调节肠道动力、抑制胃酸及胰高血糖素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因此,GPR120作为治疗糖尿病、肥胖症的潜在治疗靶标,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到目前为止,大量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小分子荧光探针被相继报道出来,而且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细胞水平的受体可视化以及药理学研究(Ma,Z et al.2014)。小分子荧光探针具有快速、灵敏、高通量和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核酸等重要生物分子的生物学和药理学检测中,对疾病机制探讨、临床诊断及药物筛选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分子荧光探针主要有三部分组成:药效基团、连接基团、荧光基团。药效基团与靶标蛋白成高亲和力的结合,连接基团即为药效基团和荧光基团之间的连接链,而荧光基团可通过外界激发从而发射荧光以标记靶标蛋白。
然而,对于GPR120目前还未有其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相关报道。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理想的GPR120探针分子作为荧光底物进行竞争性药理实验,那么就会为GPR120受体的拮抗剂或激动剂的活性研究提供一个快速药理筛选平台。因此研究建立针对GPR120的小分子荧光探针高通量筛选与标记的方法势必能推动GPR120的研究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GPR120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光学性质、生物活性以及GPR120细胞成像研究中的应用。该小分子荧光探针对GPR120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可以作为工具药去研究GPR120的生物学和生理学特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GPR120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具有下述结构通式(Ⅰ):
式中,R为各种荧光团;n=1-6。
优选的,所述R为香豆素类、萘二酰亚胺类荧光团;n=1-5。
进一步优选的,具有如下结构式的化合物,其中,n=1-5。
进一步优选的,n=1,2,3,5;R为含羧基的香豆素类荧光团。
进一步优选的,n=1,2,4;R为萘二酰亚胺类荧光团。
所述香豆素类荧光团的结构式如Ⅱ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0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聚萘酯微孔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废旧橡胶热解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