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实际反水雷训练的训练水雷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20266.8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6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易学平;路伟;王思伟;吴乔;高频;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8/28 | 分类号: | F42B8/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仇蕾安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实际 水雷 训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反水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模拟实际反水雷训练的训练水雷。
背景技术
实战化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战斗人员军事素质的一种有效方式。
实战化训练,是按照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在近似实战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训练,其实质是按训练去实战,使训练与实战达成一体化,训练是为作战服务的。但是目前海军反水雷作战舰船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支撑实战化训练的环境条件不完善,在模拟训练手段方面落后于国外军事发达国家,模拟器材种类数量明显不足,特别是在反水雷作战训练方法单一,训练器材落后,目前反水雷训练一般采用现有水雷进行改进,完成训练后没有专用的释放机构使水雷浮出水面,对回收水雷耗时费力,为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部队的正常训练。鉴于当前国际形势,有必要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一种适用于部队扫雷训练时的训练水雷,采用本发明开发出的训练水雷,可控制水雷浮出水面,如遇到特殊情况,可由甲板控制单元控制其浮出水面,可以安全、可靠、方便地模拟部队反水雷训练,更好的保障了部队进行实战化训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实际反水雷训练的训练水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拟实际反水雷训练的训练水雷,包括训练雷、锚系和声学释放器。
训练雷包括耐压壳体、引信单元、位置指示单元、电源模块、配重块和控制单元;其中引信单元、电源模块、配重块和控制单元均固定安装于耐压壳体内部;位置指示单元设置于耐压壳体外部上端,耐压壳体外部的下端设有一个连接环。
锚系包括连接锚系和抛载锚系。
连接锚系包括转环和化纤绳,其中转环连接在耐压壳体外部下端的连接环,化纤绳一端与转环通过卸扣连接,化纤绳另一端与声学释放器通过卸扣连接;
抛载锚系包括锚链、浮球、重块、缓冲绳和压载锚;锚链前端与声学释放器通过卸扣连接,后端通过缓冲绳连接到压载锚上,该锚链上沿前后顺次连接浮球和重块。
位置指示单元由通信模块、模块壳体和天线组成,为保证通信模块与外界环境隔离,将其装配在模块壳体中,为保证模块壳体与训练雷配合面间的密封性,两者之间采用标准的O形圈端面密封,通信模块通过导线与训练雷中的电源模块相连;天线装配在模块壳体的上部。
进一步地,天线的根部固定在模块壳体的上部,且天线根部与模块壳体接触处采用环氧胶封装。
进一步地,该训练水雷的工作流程为:
将训练雷设置于水中设定深度处,其中的引信单元接收到扫雷装备发出的物理场信号后,对该物理场信号进行识别判断,当确认该物理场信号是本训练雷的打击目标时,引信单元动作,动作后给控制单元发出信号,控制单元接到信号后,将信号转换成声学释放器可接收的信号频率,该频率的信号被声学释放器接收后,控制声学释放器释放,使得声学释放器与抛载锚系分离,训练雷在自身正浮力下上浮至水面。
进一步地,若扫雷装备发出的物理场信号无法驱动引信单元动作,则通过在母船上设置释放控制单元发出声学释放器可接收的声学释放指令,驱动声学释放器与抛载锚系分离,训练雷上浮;当训练雷浮出水面后,由母船上的信号接收单元接收训练雷上的位置指示单元发出的位置信息。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水雷作战舰艇模拟实际作战时使用的训练水雷,在锚系的作用下使训练雷定深到水下一定深度同时防止受到海流作用发生旋转使得连接锚系的化纤绳发生缠绕。当反水雷作战舰艇在该海域执行扫雷训练时,扫雷装备使引信单元动作,动作后控制单元控制声学释放器释放,使得声学释放器与抛载锚系分离,训练雷在自身正浮力下上浮至水面;如扫雷装备无法使引信单元动作,可通过设置在母船上的声学释放器甲板单元直接控制声学释放器释放,使得声学释放器与抛载锚系分离,训练雷上浮;当训练雷浮水水面后,通过位置指示单元发出位置等信息,由母船进行打捞回收作业。采用本发明开发出的训练水雷,可控制水雷浮出水面,如遇到特殊情况,可由甲板控制单元控制其浮出水面,可以安全、可靠、方便地模拟部队反水雷训练,更好的保障了部队进行实战化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训练雷1内部布置图。
图3为系统布入水中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位置指示单元7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5为由母船控制声学释放器3动作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0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