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车对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8349.3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2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韩旭;伍乾坤;吴长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3/04 | 分类号: | B65F3/04;B65F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沃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7 | 代理人: | 高杰;于志光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垃圾车 垃圾车 车厢 垃圾 对接系统 尾端开口 耦合 后盖门 底板 二次污染 后门打开 间隙泄漏 无缝对接 向上翘起 垃圾桶 拉接 伸入 尾端 后门 转运 | ||
一种垃圾车对接系统,包括小型垃圾车与大型垃圾车,小型垃圾车用于沿路收集垃圾桶的垃圾,大型垃圾车用于转运小型垃圾车内的垃圾,所述小型垃圾车的车厢尾端开口并耦合有后门,小型垃圾车的车厢的底板的尾部向上翘起,所述大型垃圾车的车厢尾端开口并耦合有后盖门,小型垃圾车与大型垃圾车对接转移垃圾时,大型垃圾车的后盖门打开,小型垃圾车的后门打开,小型垃圾车的车厢的尾端伸入至大型垃圾车的车厢内形成无缝对接,避免垃圾由对接拉接车之间的间隙泄漏,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卫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大型垃圾车与小型垃圾车的无泄漏对接。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扩张,城市人口剧增,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城市人民的生活与环境。目前,大多城市垃圾的收集与处理模式是:垃圾桶→垃圾收运车→垃圾中转站→城外垃圾处理场。然而,在城市内设立垃圾中转站不仅会大量占用土地,还严重影响周边的环境卫生,越来越为大众所反对。
由此,国内外从业者提出了垃圾车对接的技术概念,由大型垃圾车取代传统的垃圾中转站,小型垃圾车沿路收集垃圾桶内的垃圾,装满后与大型垃圾车对接将垃圾转送至大型垃圾车,最终大型垃圾车装满后运送至城外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然而,现有大、小垃圾车的设计中没有考虑对接时垃圾的泄漏问题,在大、小垃圾车对接转移垃圾的过程往往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无泄漏的垃圾车对接系统,避免对接转移垃圾时造成二次污染。
一种垃圾车对接系统,包括小型垃圾车与大型垃圾车,小型垃圾车用于沿路收集垃圾桶的垃圾,大型垃圾车用于转运小型垃圾车内的垃圾,所述小型垃圾车的车厢尾端开口并耦合有后门,小型垃圾车的车厢的底板的尾部向上翘起,所述大型垃圾车的车厢尾端开口并耦合有后盖门,小型垃圾车与大型垃圾车对接转移垃圾时,大型垃圾车的后盖门打开,小型垃圾车的后门打开,小型垃圾车的车厢的尾端伸入至大型垃圾车的车厢内形成无缝对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垃圾车对接系统中,小型垃圾车的车厢的底板的尾部翘起,方便小型垃圾车的车厢的尾端插入至大型垃圾车的车厢内形成无缝对接,避免垃圾由对接拉接车之间的间隙泄漏,造成二次污染,另外,不需要在城市内设立垃圾中转站,一方面可以减少城市土地的占用,另一方面可以美化城市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垃圾车对接系统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小型垃圾车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小型垃圾车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上料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上料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小型垃圾车的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小型垃圾车的尾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小型垃圾车的压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大型垃圾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大型垃圾车的尾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垃圾车对接系统适用于城市垃圾转运,由小型垃圾车(以下简称“小车”)100与大型垃圾车200(以下简称“大车”)200构成,其中小车100容积较小,用于沿路收集道路侧边的垃圾,大车200容积较大,小车100在装满后与大车200对接,将垃圾转移至大车200。在与多辆小车100对接后,大车200装满垃圾并运输运至城外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如此完成城市内垃圾的收集、运输及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8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罐保险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软磁铁氧体产品分拣过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