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姜黄药材质量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1543.9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福;王明元;唐源江;李丹丹;杨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2/25;A01G7/06;A01H4/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姜谧 |
地址: | 362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姜黄 药材 质量 栽培 方法 | ||
1.一种提高姜黄药材质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姜黄组培苗筛苗和露地定植2个阶段进行接种菌根真菌菌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菌根真菌菌剂:将菌根真菌接种于种植于栽培基质中的寄主植物红车轴草的幼苗,培养2.5~3.5个月后,将红车轴草的植株地上部分剪去,待栽培基质风干后,将植株根系剪成0.8~1.2cm的小段,将根系和栽培基质均匀混合,即为菌根真菌菌剂,其中包括菌根真菌孢子、孢子果、菌丝体或菌根根段和栽培基质的混合物,上述栽培基质为泥炭土:蛭石=3~4:1或泥炭土:珍珠岩=3~4:1;
(2)获得姜黄组培苗;
(3)对上述姜黄组培苗进行筛苗,获得姜黄幼苗,具体为:将步骤(2)获得的姜黄组培苗经炼苗后种植于孔穴尺寸为上口径3cm×高3.8cm×下口径1.5cm 的128孔穴盘中进行筛苗,每孔种植1株并装有所述栽培基质;种植时先在孔穴中装入55~65%孔穴体积的栽培基质,放入姜黄组培苗,再加入剩余孔穴体积的菌剂基质,确保姜黄组培苗的根系表面覆盖菌剂基质,进行筛苗生长1~2个月,获得植株高度为15~20cm的姜黄幼苗,上述菌剂基质由上述栽培基质和所述菌根真菌菌剂组成,其中上述栽培基质和所述菌根真菌菌剂的重量比为15~20:1;
或将步骤(2)获得的姜黄组培苗经炼苗后种植于孔穴尺寸为上口径3cm×高3.8cm×下口径1.5cm 的128孔穴盘中进行筛苗,每孔种植1株并装有所述栽培基质;种植时先在孔穴中装入55~65%孔穴体积的栽培基质,接着在栽培基质表面均匀撒入所述菌根真菌菌剂10~15g,然后放入姜黄组培苗,确保根系充分接触菌根真菌菌剂,最后再加入剩余孔穴体积的栽培基质,进行筛苗生长1~2个月,获得植株高度为15~20cm的姜黄幼苗
(4)对姜黄幼苗进行露地定植,具体为:根据姜黄种植株行距,挖好种植穴,种植穴直径14~16cm,深度9~12cm;种植时先在种植穴的底部放入2~3cm厚的菌剂复合基质,取步骤(3)获得的姜黄幼苗和所述栽培基质一起移入种植穴中,用种植穴中的菌剂复合基质固定姜黄幼苗根部,最后回填表土;菌剂复合基质为所述菌根真菌菌剂和复合基质组成,其中菌根真菌菌剂与复合基质的重量比为1∶15~20,复合基质由草炭和蛭石组成,其中草炭和蛭石的重量比为1~2∶1;
上述姜黄为姜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为:以姜黄根状茎为外植体,进行腋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和壮苗生根,获得姜黄组培苗,其中,腋芽诱导所用的培养基为MS+6-BA 2.5 mg/L+NAA 0.2 mg/L,不定芽增殖所用的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0.5mg/L+TDZ 0.05 mg/L,壮苗生根所用的培养基为1/2MS+6-BA 0.1mg/L+NAA 0.5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15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