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优化公交多维交通路网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6475.7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8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彭高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高培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8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路网 多维 地下空间 优化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交 电动汽车 分散设置 高速路网 供需矛盾 公共交通 公交线路 快速路网 绿色环保 有效开发 智能交通 大容量 公交车 公交网 可达性 地下 城市交通 二层 路网 匹配 地铁 支撑 汽车 全球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公交多维交通路网,包括两个层面:一、多维交通路网;二、优化公交。多维交通路网由地面快速路网和地下一、二层高速路网组成,多维交通路网为智能交通提供硬件支撑。优化公交有四个层面:一、路网公交网约;二、直通公交匹配;三、公交车分散设置和四、公交线路换乘。本发明的公共交通具有大容量、快速、准点、换乘方便、可达性好等,其特性远优于以地铁为轴线的现有城市交通模式,彻底改变城市公交供需矛盾。今天,电动汽车积极推广应用,具有绿色环保,是开发地下空间最佳机遇,本世纪称其为汽车地下化世纪当之无愧。约占50%城市建筑面积的地下空间能有效开发,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典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优化公交多维交通路网。
背景技术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始于1863年英国伦敦,其目的是利用地铁取代城市马车交通,开创城市交通现代化的新纪元。25年后,德国奔驰(内燃机)汽车商业上市,由于汽车产量有限,许多城市出现有轨电车。130年后的今天,汽车成为人类社会主要的交通工具获得共识。
目前,城市交通由地铁、轨道交通、高架、信号平交、公交优先(BRT)等多种交通混合组成。由于交通工具(汽车)与道路结构(地铁为轴心)各一,地铁将城市多维(地上、地下)空间撕成一条条、一块块,真可谓称其为“多马分食”。 “多马分食”的特点是即便修建足够多的地铁,也只能维持城市交通不瘫痪,不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研究资料表明:地下空间既可敷设地铁交通,亦可敷设汽车交通(汽车地下化),两者均具大容量、快速、准点等特点,但后者多项指标优于前者。
多年以来,汽车地下化倍受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但由于化石燃料严重“污染”,地下空间不能有效开发利用。俗话说,两害相权取其轻。“污染”与“拥堵”两害相权,人类社会无奈地选择了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地铁交通模式,放弃了汽车地下化。理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汽车地下化从本质上讲,就是敷设地下高速公路(简称地高)。随着第四次知识革命以几何级数迅速展开,智能汽车实现“电动”和“自动”、即“环保”和“安全”。智能汽车已在小范围内应用,并写入联合国交通公约。今天,汽车换代为城市道路换代提供了绝佳机遇。城市道路换代,特别是公共交通道路换代,关键是淘汰以地铁为轴心的现有城市地铁公交模式,建立以地高为核心的优化公交道路。可以肯定,本世纪为汽车地下化世纪,地下空间开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汽车换代与道路换代两者相辅相成,克服城市交通“拥堵”,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典范”当之无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公交多维交通路网,以解决现有城市交通模式缺陷。优化公交多维交通路网分两个层面:一是多维交通路网;二是优化公交。
优化公交多维交通路网有二个层面:一是多维交通路网;二是优化公交,所述多维交通路网是通过丁字换向立交、双坡式换向平交、路网路段模式以及无碍桥梁实现;优化公交是通过各种措施、办法、方法使其公交获得最佳优化。
进一步的,所述丁字换向立交由直线、垂线、直线换向左匝、垂线换向左匝、直线右匝和垂线右匝组成;
所述直线换向左匝和垂线换向左匝设置于直线非公交外侧;
所述直线换向左匝由直线分离点至直线切入点;
所述垂线换向左匝由垂线分离点至垂线切入点。
进一步的,所述双坡式换向平交的单行道和双行道均设置于同层,单行道穿越双行道,是通过双行道设置相向坡道形成“拱道”,实现单行道穿越,其换向平交称为双坡式换向平交;
所述双坡式换向平交由单行道、双行道、单行道换向左匝、双行道换向左匝、单行右匝和双行右匝组成;
所述单行道换向左匝由单行道分离点至单行道切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高培,未经彭高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64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短绒的除渣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芯片后置式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