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相同地区不同震源叠前地震数据精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1860.2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蔡其新;李源龙;壅晨天;王东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6 |
代理公司: | 41119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45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相同 地区 不同 震源 地震 数据 精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相同地区不同震源叠前地震数据精度的方法,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依据不同震源共同表征的发生交集的重合区内同一目的层的地质属性相同的原则,确定重合区表征同一分析时窗内地质属性的地震特征参数;利用发生交集的重合区内的不同震源的叠后纯波数据,建立表征重合区内同一目的层、同一时窗内不同震源叠前数据的地震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不同震源共同表征的评价区内的相同地质属性的叠前数据的地震特征参数,消除了不同震源采集造成的表征地震属性特征参数的差异,提高了地震成果数据的构造和储层解释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相同地区不同震源叠前地震数据精度的方法,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野外勘探中,受地表激发、接收条件的限制,在相同地区,经常用到炸药震源和空气枪两种震源联合施工的情况。这将导致在不同震源表征的采集数据发生交集的重合区的地质属性非一致性问题,影响不同震源叠后数据解释的精度,导致由此解释的地质构造及储层解释结果的误差较大。鉴于不同震源采集造成的表征相同地区地质属性的地震数据的差异,在处理不同震源联合激发的地震资料时,首先要消除不同震源对地震记录的影响,需要将一种震源的地震记录转换为另一种震源的地震记录。
由于叠后数据携带与地下构造形态有关的运动学信息(如反射面形态、旅行时)和大量的动力学特征信息(如频率、振幅),比叠前数据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和可靠性,地球物理工作者期望通过叠后数据来提高叠前地震数据属性一致性。近年来,在实际生产中,相继出现了多种解决不同震源叠前数据属性差异的方法,主要包括时移法、叠前子波整形法,但由于地震资料的复杂性和方法的可操作性,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概括来说,当前提高叠前地震数据属性一致性的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时移法:时移法是将炸药震源和空气枪震源数据分别处理,分析两种震源数据在发生交集的重合区的时差变化,并将空气枪震源数据相对炸药震源数据进行时移校正,以消除反射时差达到地震数据整形目的。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但是,当不同震源的相位特征差别较大时,单一的时移校正无法同时消除不同地层反射的不同时差,产生地质构造假象。
(2)叠前数据子波整形法:主要通过合理选择相邻的不同震源的两个叠前数据,分析两个炮集的相位、频率和振幅差异,并将空气枪震源单炮记录匹配为炸药震源单炮记录。这种方法需要从物理位置较接近的单炮中选取具有高信噪比的单炮,依赖于选取单炮品质的高低,适用性较窄。当野外采集、接收条件较差时,受地表条件限制,无法得到品质较好的叠前数据,特别是当叠前数据品质较低时,相位、频率和振幅都不稳定,无法确定表征相同地区不同震源地质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甚至会对品质较好的地震资料造成一定程度的频率、能量失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相同地区不同震源叠前地震数据精度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造成的地质构造及储层解释结果的误差较大、无法确定表征相同地区不同震源地质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导致表征地质属性的地震资料失真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依据不同震源共同表征的发生交集的重合区内同一目的层的地质属性相同的原则,确定重合区表征同一分析时窗内地质属性的地震特征参数;利用发生交集的重合区内的不同震源的叠后纯波数据,建立表征重合区内同一目的层、同一时窗内不同震源叠前数据的地震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不同震源共同表征的评价区内的相同地质属性的叠前数据的地震特征参数。
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不同震源叠后纯波数据,构建表征不同震源在评价区内的地质属性的特征参数;
1.1获取炸药震源在目标区的叠后纯波数据,并把炸药震源叠后纯波数据的相位、频谱作为表征目标区地质属性的地震特征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18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