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现实交互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96781.3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4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艺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11438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阚梓瑄;王卫忠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现实 交互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虚拟现实交互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所述虚拟角色的视觉准心落在所述第一交互对象的范围内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控制所述虚拟角色进行第一预设动作的操作;在接收到控制所述虚拟角色进行所述第一预设动作的操作时,触发所述虚拟角色与所述第一交互对象的交互,并检测是否继续接收到控制所述虚拟角色进行所述第一预设动作的操作;在继续接收到控制所述虚拟角色进行所述第一预设动作的操作时,触发所述虚拟角色与一第二交互对象的交互,所述第一交互对象与所述第二交互对象具有嵌套关系。本公开简化了操作步骤,增加了操作的连贯性,简单易学,更符合用户的真实习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虚拟现实交互方法及虚拟现实交互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数字化的人机接口技术。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可以通过光学结构、显示系统以及虚拟现实引擎等部分共同为用户提供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包括听觉、触觉等综合感知的虚拟现实场景。而且,用户不但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加速度等多种感觉通道感知虚拟现实场景,还可以通过手柄、遥控器、语音、动作、表情、手势以及视线等方式和虚拟现实场景进行交互,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在游戏、医疗、教育、工程训练等领域得到的广泛应用。
虚拟现实交互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用户的交互体验。目前,为实现用户与虚拟现实环境中的交互对象之间的交互,常用的交互方式有:一、利用诸如鼠标、按键等常规输入方式来实现用户与虚拟现实环境中的交互对象的交互;二、基于视线跟踪的人机交互技术主要通过获取用户的头部运动信息进而得到用户视线停留的位置并根据用户视线的停留实现对计算机的控制。
然而,在以上方式中:一方面,由于需要用户通过点击/移动鼠标或者转换按键的操作来实现用户与交互对象之间的交互,操作较为繁琐,同时转换按键会打断用户的思路,与真实连贯的交互行为不一致;另一方面,用户需要将目光停留在交互对象上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交互,与用户在现实场景中即刻交互的习惯不符,因此用户体验较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现实交互方法及虚拟现实交互装置,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虚拟现实交互方法,包括:
检测虚拟角色的视觉准心是否落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的一第一交互对象的范围内;
在检测到所述虚拟角色的视觉准心落在所述第一交互对象的范围内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控制所述虚拟角色进行第一预设动作的操作;
在接收到控制所述虚拟角色进行所述第一预设动作的操作时,触发所述虚拟角色与所述第一交互对象的交互,并检测是否继续接收到控制所述虚拟角色进行所述第一预设动作的操作;
在继续接收到控制所述虚拟角色进行所述第一预设动作的操作时,触发所述虚拟角色与一第二交互对象的交互;所述第一交互对象与所述第二交互对象具有嵌套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触发所述虚拟角色与所述第二交互对象的交互后,还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控制所述虚拟角色进行第二预设动作的操作;
在检测接收到控制所述虚拟角色进行所述第二预设动作的操作时,返回所述虚拟角色与所述第一交互对象的交互。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动作为所述虚拟角色的前进动作,所述第二预设动作为所述虚拟角色的后退动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交互对象与所述第二交互对象具有嵌套关系,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未经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967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