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钢边部缺陷位置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8545.9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4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杰;张叶成;苗贺武;李子良;范正军;颜廷洲;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8/00 | 分类号: | B21B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钢 缺陷 位置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钢边部缺陷位置的检测方法,首先接收第一纠偏检测装置检测并发送的所述带钢的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可以反映带钢的各种状况。进而本发明主要通过对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进而确定出用于表征所述带钢的边部缺陷位置的第一边部缺陷数据。具体而言,本发明现在在每个第一预设时间段中,从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中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段依次采样出N组板形测量数据;然后基于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获得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再将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进行单独对比,获得第一边部缺陷数据,进而确定出带钢的边部缺陷位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钢边部缺陷位置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轧钢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钢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其带来的各种便利。
而在轧钢的过程中,冷轧带钢成品厚度薄,轧制难度大,带钢边部会出现边裂缺陷。
而在带钢处理线对有边裂缺陷的钢卷进行清洗和热处理时,断带的风险极高,但目前并没有有效手段对存在边裂缺陷的钢卷进行监控,一般都是人为监控,但是带钢高速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很难及时发现缺陷部位。一旦带钢断带,则产线被迫长时间停机处理,会严重影响处理线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了提供了一种带钢边部缺陷位置的检测方法,以解决目前无法对带钢边裂缺陷进行监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钢边部缺陷位置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纠偏检测装置检测并发送的所述带钢的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
从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中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段依次采样出N组板形测量数据;
基于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获得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
将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进行单独对比,获得第一边部缺陷数据,所述第一边部缺陷数据属于N组板形测量数据,并且用于表征所述带钢的边部缺陷位置。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获得板形测量数据的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确定为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
优选的,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中的每组板形测量数据包括幅度数据和/或频率数据。
优选的,所述计算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确定为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包括:
所述计算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的幅度数据的平均值,并作为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和/或
所述计算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的频率数据的平均值,并作为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
优选的,将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进行单独对比,获得第一边部缺陷数据,包括:
将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中每组板形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进行对比;
若有板形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的差距超过预设范围时,则将超过预设范围的板形测量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一边部缺陷数据。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进行单独对比,获得第一边部缺陷数据之后,包括:
获得所述带钢的速度数据;
基于所述带钢的速度确定所述带钢的边部缺陷位置到达第二纠偏检测装置检测的预计时间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85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