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钢边部缺陷位置的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78545.9 | 申请日: | 2016-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4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杰;张叶成;苗贺武;李子良;范正军;颜廷洲;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8/00 | 分类号: | B21B3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钢 缺陷 位置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带钢边部缺陷位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纠偏检测装置检测并发送的所述带钢的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
从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中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段依次采样出N组板形测量数据;
基于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获得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
将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进行单独对比,获得第一边部缺陷数据,所述第一边部缺陷数据属于N组板形测量数据,并且用于表征所述带钢的边部缺陷位置;
获得所述带钢的速度数据;
基于所述带钢的速度确定所述带钢的边部缺陷位置到达第二纠偏检测装置检测的预计时间范围;
接收所述第二纠偏检测装置检测并发送的第二板形测量曲线数据;
基于第二板形测量曲线数据和第二板形测量标准数据,确定第二边部缺陷数据,进而确定出所述带钢的边部缺陷位置到达所述第二板形测量曲线数据的到达时间,所述第二边部缺陷数据用于表征所述带钢的边部缺陷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获得板形测量数据的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确定为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中的每组板形测量数据包括幅度数据和/或频率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确定为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的幅度数据的平均值,并作为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和/或
计算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的频率数据的平均值,并作为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进行单独对比,获得第一边部缺陷数据,包括:
将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中每组板形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进行对比;
若有板形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的差距超过预设范围时,则将超过预设范围的板形测量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一边部缺陷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所述带钢的边部缺陷位置到达所述第二板形测量曲线数据的到达时间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带钢的边部缺陷位置到达所述第二板形测量曲线数据的到达时间是否处于所述预计时间范围内;
若是,将所述第二边部缺陷数据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进行告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板形测量曲线数据和第二板形测量标准数据,确定所述第二边部缺陷数据,包括:
从所述第二板形测量曲线数据中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段依次采样出M组板形测量数据;
基于所述M组板形测量数据获得第二板形测量标准数据;
将所述M组板形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二板形测量标准数据进行单独对比,获得所述第二边部缺陷数据,所述第二边部缺陷数据属于所述M组板形测量数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进行单独对比,获得第一边部缺陷数据之后,包括:
将所述第一边部缺陷数据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进行告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85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