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冷型翼形遮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70306.9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2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倪国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国森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B60H1/32;B60R16/02;B60R16/033;B62D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7237 江西省萍***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 翼形 遮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遮阳装置,尤其是可以减轻机动车行车重量的风冷型翼形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夏季行车或停车都会受到太阳的炙烤,这使得车内空气温度升高,空调功耗增加,动力减弱。机动车尤其在停车时受到太阳的无情炙烤,不但使得车内温度极高,而且由于高温的炙烤,使得车内器件受高温炙烤而加速老化,有资料显示,长期停在室外的机动车要比停在室内的机动车减少七年左右的使用寿命。尤其重要的是,机动车内饰中的有害物质挥发,直接危害驾乘人员的身心健康。
上述问题一直存在,虽然有不少人士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设计了不少机动车车顶遮阳装置,但不是效果不良就是收放费时费力,或者影响乘车外形得到美观。目前在市场上尚无单一的产品可以解决机动车上述的问题,这就促使本发明的研发和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型翼形遮阳装置,只要将风冷型翼形遮阳装置通过吸附装置安装在机动车的车顶上,风冷型翼形遮阳装置就能使机动车车顶不受太阳的暴晒并且不影响机动车的美观,并且不但不影响机动车的行车气动性能,还能在行车中减轻车身重量,减小油耗;机动车停车后,只要按下遥控开关,收藏在风冷型翼形遮阳装置中的前后左右遮阳板就会伸出,进而遮住机动车四周更大的面积不受太阳炙烤,同时风冷型翼形遮阳装置下方的风扇开启,将风直接吹向机动车顶棚,从而使车厢内部即便在暴晒的状态下也能保持凉爽的状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风冷型翼形遮阳装置其特征是:遮阳装置的截面形状与飞机机翼的截面形状类同,并且遮阳装置的气动外形符合飞机机翼的气动外形特征,并且遮阳装置的下部设有风扇,所述风冷型翼形遮阳装置包括:遮阳装置,包括翼形壳体,设置在翼形壳体中的遮阳板且遮阳板可伸出翼形壳体或缩进翼形壳体;风扇,其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壳体下部的壳板上设有风扇安装通孔,风扇设置的数量可以是一把或两把,也可以的多把:吸附式支撑脚,其高度可以调节;遥控器或移动终端;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设置在翼形壳体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以及常规适配部件;控制系统。所述风冷型翼形遮阳装置通过其上的吸附式支撑脚设置在机动车车厢顶部,行车时遮阳板收进翼形壳体,停车时遮阳板从翼形壳体中伸出,风扇为车厢顶部吹风散热,遥控器或移动终端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进行操控,控制系统控制遮阳板的伸缩和风扇的开关以及吸附式支撑脚高低的调节,太阳能供电装置为整个风冷型翼形遮阳装置提供电力。
所述翼形遮阳装置(1)中设有前遮阳板(3)、后遮阳板(4)、左遮阳板(5)、右遮阳板(7),其中前遮阳板(3)和后遮阳板(4)组成第一遮阳板伸缩联动组;左遮阳板(5)和右遮阳板(7)组成第二遮阳板伸缩联动组;所述前遮阳板(3)、后遮阳板(4)、左遮阳板(5)、右遮阳板(7)在行车状态下收进翼形壳体,车辆停泊后在遥控器的操控下从翼形壳体中伸出,以扩大翼形遮阳装置的遮阳面积。
所述第一遮阳板伸缩联动组和第二遮阳板伸缩联动组中包括:双板式伸缩遮阳联动组、盒式伸缩遮阳联动组、檐板式伸缩遮阳联动组。
所述双板式伸缩遮阳联动组包括:第一遮阳板(9),其上设有第一桩或凸起(9B)和第一齿条(9A),其中第一齿条(9A)的一端连接第一桩或凸起(9B),另一端插入管式通道(12)中;第二遮阳板(10),其上设有第二桩或凸起(10B)和第二齿条(10A),其中第二齿条(10A)的一端连接第二桩或凸起(10B),另一端插入管式通道(12)中;遮阳板推拉装置,包括薄型变速电机(11)、管式通道(12),其中管式通道(12)中设有齿轮,薄型变速电机(11)驱动齿轮运转,齿轮推动齿条运动;所述第二齿条(10A)和第一齿条(9A)插入管式通道(12),薄型变速电机(11)驱动齿条前进或后退,进而拉动第二遮阳板(10)和第一遮阳板(9)相向而行收进翼形壳体中,或者推动第二遮阳板(10)和第一遮阳板(9)反方向运动,从而将第二遮阳板(10)和第一遮阳板(9)从翼形壳体中推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国森,未经倪国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0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